“8000块的烤鸭”“10万一晚的海底套房”“1000元吃披萨”……不知从何时起,各种以“富二代”“名媛”奢侈生活为卖点的帖子、短视频开始在网络平台流行,吸引了大量关注。应当说,人们的消费水平存在差异,在社交平台正常分享、展示自己的生活无可非议。但是,一旦将奢侈作为卖点博人眼球,有意鼓吹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则会夸大人们对贫富差距的认知,导致一部分人出现“仇富”“媚富”“拜金”的心理,加剧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产生。而且,这类网络炫富视频中极尽奢侈享受,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背道而驰,也不利于崇尚节俭的社会风气形成。
下列表述中,最能概括文段主旨的一项是:
A.网络炫富影响社会稳定,败坏社会风气
B.网络炫富,助推奢靡之风
C.治理拜金炫富,守护网络晴空
D.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抵制拜金炫富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通过背景描写,引出网络炫富这一现象。接着,分析网络炫富产生的原因,最后通过转折词“但是”,强调网络炫富带来的两方面危害。文段主要强调网络炫富的危害,即加剧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产生,不利于崇尚节俭的社会风气形成。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B项,片面,只对应网络炫富的危害之一。C项和D项过度引申,文段并未阐述如何解决网络炫富问题。
因此,选择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