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属于(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2.小峰知道闯红灯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但当看到周围的人在红灯亮时过马路,他也忍不住跟着人群一起走,对小峰应当加强( )方面的教育。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体育课 B.课外体育锻炼
C.体育竞赛 D.运动队训练
4.丁力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与监控。他所运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5.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
A.梅伊曼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康德
- 答案及解析:
- 1.【答案】A【解析】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代表人物:中国的孟轲;西方的卢梭、裴斯泰洛齐、帕克、洛克、夸美纽斯、福禄贝尔、马斯洛、罗杰斯、马利坦、奈勒、萨特等。故本题选A。
- 2.【答案】C【解析】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做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标把品德行为坚持到底。根据题意,小峰已经有了道德认知,但由于意志不够坚定受到了从众效应的影响。故本题选C。
- 3.【答案】A【解析】体育的组织形式有: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等。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是体育课。故本题选A。
- 4.【答案】D【解析】迈克卡(又译为麦基奇)等人将学习策略分为三种: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其中,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具体又可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故本题选D。
- 5.【答案】D【解析】康德曾先后四次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开讲教育学,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讲授的第一人。故本题选D。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