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模拟题每日一练(12.5)
1.为描述新冠肺炎病毒患者职业构成比的资料,宜选用
A.直条图
B.散点图
C.圆图
D.直方图
E.线图
2.佝偻病激期(活动期)临床表现主要是
A.生长中的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和神经兴奋性改变
B.神经症状、骨骼改变
C.易激惹、烦躁、多汗、枕部秃发
D.颅骨软化、鸡胸、X形腿
E.骨缝、前囟、后囟闭合及出牙延迟
3.Killip分级,心功能Ⅲ级指
A.未闻及肺部啰音和第三心音
B.肺部有啰音,但啰音的范围<50%
C.肺部有啰音,且啰音的范围≥50%
D.肺部可闻及散在的哮鸣音
E.血压<70/40mmHg
4.慢性肺心病肺心功能代偿期的表现中,下述选项错误的是
A.干、湿啰音提示支气管内有感染
B.肺动脉第二音亢进提示肺动脉高压
C.三尖瓣区听到收缩期杂音提示右心肥厚
D.剑突下出现收缩期搏动提示左心肥厚
E.颈静脉充盈提示胸腔内压升高并非都有心衰
5.淋病的特点,错误的是
A.易侵袭黏膜
B.以性传播为主
C.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
D.感染最早期表现为阴道炎
E.病原体为革兰阴性双球菌
1.【答案】C
【解析】圆图是表示全体中各部分所占的比重,用于构成比的资料。直条图是用等宽直条的长短来表示相互独立的统计指标的数值大小和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适用于各自独立的资料。散点图是用点的密集程度和变化趋势来表示两指标之间的直线或曲线关系,而职业构成是多于两个指标的,所以不能选用散点图。直方图是用直条面积来表示某个连续型变量的频数分布。线图是通过线段的升降来表示某事物随时间推移的发展变化情况,或某现象随另一现象变迁的情况。
2.【答案】D
【解析】佝偻病活动期(激期):早期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未经治疗,继续加重,出现PTH功能亢进和钙、磷代谢失常的典型骨骼改变,表现部位与该年龄骨骼生长速度较快的部位相一致。6月龄以内婴儿的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前卤边较软,颅骨薄,检查者用双手固定婴儿头部,指尖稍用力压迫枕骨或顶骨的后部,可有压乒乓球样的感觉。6月龄以后,尽管病情仍在进展,但颅骨软化消失。正常婴儿的骨缝周围亦可有压乒乓球样感觉。7~8个月时,变成"方盒样"头型即方头。骨骺端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沿肋骨方向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扪及圆形隆起,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以第7~10肋骨最明显,称佝偻病串珠;手腕、足踝部亦可形成钟圆形环状隆起,称手、足镯。1岁左右的小儿可见到胸骨和邻近的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由于骨质软化与肌肉关节松弛,小儿开始站立与行走后双下肢负重,可出现股骨、胫骨、腓骨弯曲,形成严重膝内翻(O形)或膝外翻(X形),有时有K形样下肢畸形。
3.【答案】C
【解析】Killip分级适用于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时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Ⅰ级:无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与体征。Ⅱ级:有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肺部50%以下肺野湿性啰音,心脏第三心音奔马律。Ⅲ级:严重的心力衰竭临床症状与体征。严重肺水肿,肺部50%以上肺野湿性啰音。Ⅳ级:心源性休克。
4.【答案】D
【解析】慢性肺心病肺心功能代偿期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绀,原发肺脏疾病体征,如肺气肿体征,干、湿性啰音,P2>A2,三尖瓣区可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提示有右心室肥厚。部分病人因肺气肿使胸内压升高,阻碍腔静脉回流,可有颈静脉充盈甚至怒张,或使横膈下降致肝界下移。剑突下出现收缩期搏动可能是右心室收缩期搏动,也可由腹主动脉搏动产生,不会是因为左心肥厚。
5.【答案】D
【解析】淋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是由淋病奈瑟氏菌(革兰阴性双球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淋菌对单层柱状上皮及移行上皮有亲和力,常隐匿于女性泌尿生殖道引起感染。淋病绝大多数是通过性接触传播,淋病患者是其传染源。男性淋病早期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红肿等尿道炎症状。女性淋病感染最初引起子宫颈管黏膜炎、尿道炎、尿道旁腺炎、前庭大腺炎,并不是表现为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