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十二】解热镇痛抗炎药
药物 | 药理作用及机制 | 临床作用 | 不良反应 |
阿司匹林 | ①抑制COX及PG合成-抗炎抗风湿;②抑制COX及PG合成-解热镇痛;③抑制血小板COX,减少TXA2-抗血栓 | ①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药(大剂量);②感冒发热及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神经痛和痛经等慢性钝痛;③抗血栓(小剂量),用于心肌梗死 | ①最常见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胃出血;②凝血障碍:③过敏反应:偶见荨蔴疹、过敏性休克、 阿司匹林哮喘;④瑞夷综合征:⑤水杨酸反应 |
对乙酰氨基酚 | 解热作用较强而持久,镇痛作用较弱,几乎无抗炎抗风湿作用。 | 无明显胃肠反应,适合于消化道溃疡,阿司匹林过敏及阿司匹林哮喘患者的发热头痛,儿童首选。 | ①肝坏死;②肾损害 |
吲哚美辛 | 为最强的PG合成酶抑制药之一,抗炎抗风湿作用比阿司匹林10~40倍,解热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 | 急性风湿性及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癌性发热及其他难以控制的发热 | 不良反应多 |
布洛芬 | 解热镇痛、抗炎作用较阿司匹林强。 | 用于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用于解热镇痛 | 胃肠道反应较轻,偶见视力模糊及中毒性弱视,应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