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中国是瓷器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创造,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下列有关瓷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
B.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青花瓷,起源于汉朝
C.宋代五大名窑是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D.江西景德镇,别名“瓷都”
2.(单选题)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
A.产品短缺
B.产品过剩
C.供需平衡
D.排队购买
3.(单选题)下列有关太阳能和风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是新能源,风能属于常规能源
B.太阳能能量巨大,且分布集中
C.我国风能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和滨海地区
D.太阳能和风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
4.(单选题)随着冬天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在不少没有加入集体供暖的居民家中,燃烧煤炭供暖仍不可或缺,这自然也意味着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一个家庭中每个成员牵动着全家人的幸福。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是:
A.在室内放一盆清水
B.使用煤火炉要安装密闭的烟囱
C.尽量使煤完全燃烧
D.加强室内通风,确保室内氧气充足
5.(单选题)《洞穴奇案》讲述了这样一个假象公案:五名洞穴探险者受困山洞,水尽粮绝,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队长提议抽签吃掉一个人,牺牲一人以救活其余四人,后来队长又撤销了这一提议,其余四人坚持抽签,最终队长被抽中,于是其他四人吃了队长,最终获救。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存活下来的探险队员:
A.因自愿抽签、自愿选择,所以不承担任何责任
B.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C.按生存权优先,属于紧急避险
D.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6.(多选题)长征精神中,下列毛泽东诗词属于描述红军长征的是:
A.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D.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7.(多选题)近代中国出现了不少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主张向西方学习来提高国家的实力,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人物有:
A.胡雪岩
B.林则徐
C.魏源
D.莫言
8.(多选题)元曲,作为一种韵文,向来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它不单是那一个时代灿烂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不可企及的典范。下面关于元曲及作者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窦娥冤》—关汉卿
B.《倩女离魂》—白朴
C.《梧桐雨》—马致远
D.《山坡羊·渔关怀古》—张养浩
9.(判断题)金在室温下为固体,是展性最好的金属,延性仅次于铂。( )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被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A.正确
B.错误
时政每日一练·参考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青花瓷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明宣德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中国是瓷器故乡,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由瓷土作胎,表面施以玻璃质釉,经1200℃以上的高温烧瓷器制而成。A项表述正确,排除。
C项:宋代五大名窑是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窑址位于宋时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定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C项表述正确,排除。
D项:景德镇市,别称“瓷都”,江西省地级市,景德镇市是世界瓷都,中国直升机工业的摇篮、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D项表述正确,排除。
2.【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机制知识。
第二步,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市场上将会出现供过于求,产品过剩。一方面未能实现购买的需求者将等待价格下降来得到他所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供给者将被迫降低价格以便售出过剩的商品。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会下降,一直下降到原均衡价格的水平。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相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商品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市场上将会出现供不应求,一方面,未能实现购买的需求者将会提高价格以便获得他所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供给者将会增加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原来的均衡价格的水平。
3.【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第二步,中国风能资源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衡,东南沿海及其岛屿是中国最大的风能资源区,这些地区的风速在3m/s以上的时间每年可达4000h,年平均风速可达6~7m/s,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此外,风能资源还呈现由沿海向内陆迅速减弱,再到内陆又有所增强的特点,沿海地区受夏季风和副热带海洋的影响,风力强,风日多,而内陆地区因接近势力强劲的冬季风源地,地势广阔平坦,植被覆盖差,因此风力也较强。
综上所述,我国风能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和滨海地区。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是新能源,除此之外,新能源还有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A项错误。
B项:每年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极其丰富,能量巨大,但是太阳能在经过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散射、吸收和反射,从而使能量分散。B项错误。
D项:太阳能的利用主要依赖于阳光,而风能的利用则依赖于风速和风向。因此,太阳能和风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实际上,太阳能和风能的开发和利用受到地区差异和天气条件的影响较大。D项错误。
4.【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一氧化碳通常状况下为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物理性质上:其难溶于水,不易液化和固化。所以在室内放一盆清水不能有效防止煤气中毒,A项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煤火炉要安装密闭的烟囱可以将生成的一氧化碳排放到室外,能有效防止煤气中毒。B项正确。
C项:尽量使煤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能有效防止煤气中毒。C项正确。
D项:加强室内通风,确保室内氧气充足,可以有效防止煤气中毒。D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概述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的成立要件之一是以损害较小的合法权益来保全较大的合法权益。生命权是平等的,而不能以其人数的多少来衡量其价值的大小,故该行为不能成立紧急避险。排除C项。
案例中的行为是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行为,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排除A、D两项。
因此,选择B选项。
6.【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
第二步,A项:“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一词出于毛泽东主席诗词《清平乐·六盘山》,这是毛泽东同志1935年10月长征途经六盘山时所作的一首诗。
C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出自现代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描写的是长征途径绵延不断的五岭和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的情景。
D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出自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因此,选择ACD选项。
【拓展】B项:“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出自毛泽东同志于一九四九年四月所写的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该诗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中最早发表。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7.【答案】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
第二步,B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使林则徐“最先从封建的闭关自守的昏睡状态中觉醒,以全新的态度睁眼看世界”,《四洲志》是由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成书于清朝末年,书中简要叙述了世界四大洲(亚洲、欧洲、非洲、美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B正确
C项:魏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因此,选择BC选项。
【拓展】A项: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A项错误。
D项:莫言的作品丰富多样,包括小说、短篇小说集和文学随笔等。其中一些代表作如《红高粱家族》、《檀香刑》、《丰乳肥臀》等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他的作品往往以其饱满、生动和细腻的方式吸引读者阅读,并对中国社会及人性有着深刻探究。D项错误。
8.【答案】A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A项:《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此剧讲述窦娥冤死,临终发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后其父科场中第,回到楚州听闻此事,最后为窦娥平反昭雪。A项正确。
D项:《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这种同情与关怀的出发点是儒家经世济民的思想,在传统的五七言诗歌中本为常见,但在元代散曲中却是少有。全曲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彩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D项正确。
因此,选择AD选项。
【拓展】B项:《倩女离魂》是郑光祖的代表作。其大致情节是:秀才王文举与倩女指腹为婚,王文举不幸父母早亡,倩女之母遂有悔约的打算,借口只有王文举得了进士之后才能成婚,想赖掉这门婚事。不料倩女却十分忠实于爱情,就在王文举赴京应试,与倩女柳亭相别之后,由于思念王文举,倩女的魂魄便离了原身,追随王文举一起奔赴京城。而王文举却不知是倩女的魂魄与他在一起,还以为倩女本人同他一起赴京。因此,当他状元及第三年后,准备从京城启程赴官,顺便打道去探望岳母,便先修书一封告知倩女的父母,王文举偕同倩女魂魄来到了倩女身边,魂魄与身体又合一,一对恩爱夫妻得到团圆。B项错误。
C项:《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简称《梧桐雨》)是元代文学家白朴创作的杂剧。该剧通过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揭示出唐王朝盛极而衰的历史教训,其中也渗透了剧作家白朴在金元更易之间的乱离身世之感和山川满目之恨。该剧被誉为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其巧妙的情节设计,让戏剧冲突跌宕,美妙的文辞,也使之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韵味,成为元代历史剧的佼佼者。C项错误。
9.【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
第二步,金的单质(游离态形式)通称黄金,是一种贵金属,很多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作货币、保值物及珠宝。在自然界中,金以单质的形式出现于岩石中的金块或金粒、地下矿脉及冲积层中。金亦是货币金属之一。金在室温下为固体,密度高、柔软、光亮、抗腐蚀,是展性最好的金属,延性仅次于铂,是延展性最好的金属之一。
因此,本题正确。
10.【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这四位都是清朝晚期非常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在不同领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
①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②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晚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称“李中堂”。
③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
④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