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教学案例,请简要评析案例中教师的做法。
《飞向太空》教学片段
师:地球本身神秘而令人向往,地球之外有什么,你对它了解多少?请同学们快速到书中找一找,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读书,画句子,思考后,汇报)
生:我知道了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由众多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组成。
生:我知道了像太阳系这样的星系还有许多,数不胜数。
师:是啊,同学们,仅恒星,宇宙中就有一千万万颗,可见宇宙多么广大,这就是“浩瀚”。(读词语“浩瀚”)
生: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
(问题太简单,同学哄笑)
师: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万万”呢?请大家思考一下,可以同学间进行讨论,一会我们交流。
(讨论交流后,汇报)
生:我认为“万万”这个词更能体现宇宙中恒星多这个特点。
生:“亿”这个词我们很少使用,“万”却常能用到,像“万马奔腾”“万众一心”都是说明场面宏大、有气势,而“万万”一定更加宏大,难以计数了。
生:“万万”这个词一下子让我想到了“数不胜数”,就像沙漠中的沙,大海中的水一样。
师:体会得非常准确。能把你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声音传达出来吗?
(生读句子)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宇宙的浩大无垠。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收获是怎么得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大家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
(大家把目光转向刚刚提问“万万”是什么意思的同学,为他鼓掌。)
正确答案:
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