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

首页 > 医师资格考试 > 备考指导 > 医师资格预防医学

2017年医师资格预防医学:慢性胃炎

华图教育 | 2016-12-19 17:13

收藏

消化系统是每年执业医师考试的重点内容,本章疾病众多,知识点繁杂,现严格按照2016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内容要求,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八版《内科学》教材,现将慢性胃炎的相关知识点总结如下,以方便同学们系统记忆。

2016版考纲要求:慢性胃炎的(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4)诊断,(5)治疗。

1.病因和发病机制

(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为最常见病因。

(2)十二指肠-胃反流:胃肠慢性炎症、消化吸收不良、动力异常等可导致长期反流。

(3)自身免疫:胃壁细胞可分泌内因子,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当体内出现针对壁细胞或内因子的自身抗体时,作为靶细胞的壁细胞总数减少,内因子分泌减少,导致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称为恶性贫血。

(4)年龄因素和胃黏膜营养因子缺乏:老年人胃黏膜退行性改变。长期消化吸收不良、食物单一、营养缺乏均可使胃黏膜修复再生功能降低,炎症慢性化,上皮细胞增殖异常及胃腺萎缩。

2.临床表现

(1)症状: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可表现为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等。也可有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可有恶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的其他临床表现。

(2)体征多不明显,可有上腹部轻压痛。

3.辅助检查及诊断

(1)胃镜及活组织检查:为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可同时行幽门螺杆菌检査。

(2)幽门螺杆菌检查:可在胃镜检査时同时进行快速尿索酶检査,也可采用非侵入性检査。

(3)自身免疫性胃炎相关检查。

4.治疗

大多数成人胃黏膜均有非活动性、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视为生理性黏膜免疫反应,不需要药物治疗。如慢性胃炎波及黏膜全层或呈活动性,出现癌前状态,如肠上皮化生、假幽门腺化生、萎缩、不典型增生,可给予短期或长期间歇治疗。对因治疗(根除HP,改善胃肠动力,补充复合维生素等)、对症治疗(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总结,剔除了书本中有,但考试不考的内容,同时该内容严格按照人卫版教材为准,既保证了内容的严谨性,又使得同学们在复习准备时更加有的放矢,既全面、又有重点的掌握相关知识点。

推荐:

2017年医师资格预防医学:口疮探究

2017年医师资格预防医学:灼口综合征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

copyright ©2006-2021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