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老师为您提供服务

长按识别二维码保存图片

知道了

事业单位

华图教育首页 > 备考 > 每日一练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2.14)

华图事业单位 | 2025-02-17 09:08

一、单选题

1.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法的本质体现不包括:

A.国家意志性

B.平等性

C.阶级性

D.物质制约性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的基本概念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法的阶级性、法的国家意志性和法的物质制约性。法的本质体现不包括平等性。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国家意志性是指统治阶级利用国家政权这一政治优势,有必要、有可能将本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然后体现为国家的法律。

C项:阶级性是指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项:物质制约性是指法的内容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2. 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集体所有的是:

A.荒地

B.宅基地

C.城市的土地

D.森林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基本制度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十条第二款,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D项: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九条第一款,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AD项排除。

C项: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十条第一款,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C项排除。

3. 下列不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重大事件的是:

A.有线电话的发明

B.蒸汽机车的发明

C.留声机的发明

D.柴油内燃机的发明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以电能的突破、应用以及内燃机的出现为标志,在德国和美国发生了世界近代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有线电话的发明、留声机的发明、柴油内燃机的发明都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重大事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所以蒸汽机车的发明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因此,选择B选项。

4. 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是:

A.天问一号

B.长征一号

C.羲和号

D.东方红一号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第二步,“天问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021年11月8日,我国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并按照预定计划,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由此,天问一号也正式进入了全新的任务阶段,开始对火星全球展开遥感探测。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长征一号(代号:CZ-1/LM-1)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研制的一型三级运载火箭,为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而立项研制。长征一号作为中国研制的第一代第一型运载火箭,拉开了中国进军太空的序幕,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空间大国。B项排除。

C项:羲和号,全称“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是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C项排除。

D项:东方红一号(代号:DFH-1),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D项排除。

5. 雪糕冒“白气”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凝华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会对外界放热。雪糕周围水分子被雪糕吸收热量,对外界放热,液化成白汽。所以雪糕冒“白气”属于物态变化中的液化。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凝华,是指物质跳过液态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它是物质在温度和气压低于三相点的时候发生的一种物态变化。凝华过程物质要放热。冬夜,室内的水蒸气常在窗玻璃上凝华成冰晶。A项排除。

B项: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相变过程。蒸发和沸腾是物质汽化的两种形式。B项排除。

D项:升华指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相变过程。固态的碘受热直接变成碘蒸气的过程是升华。D项排除。

二、多选题

6.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中央王朝,汉高祖刘邦所建,定都长安,传十一代十二帝,历时210年。下列情景,可能发生在西汉的有:

A.老百姓的餐桌上摆放着原产美洲的玉米

B.果农种植葡萄

C.街上有丝绸店和铁匠铺

D.张骞出使西域

【答案】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B项:葡萄传入中国的时间在西汉时期,这一时期,李广利在征伐大宛时的胜利,获得了天马和当地的特产,其中包括葡萄的种子,这些种子随后被带回长安,并在中国境内生根发芽,广泛传播。B项正确。

C项: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交流,使得丝绸、铁器等物品得以广泛流通。西汉时期,丝绸业和铁器制造业都非常发达。C项正确。

D项:西汉建元二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由长安出发,甘父做为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至通往欧洲的陆路交通,从此中国人通过这条通道向西域和中亚等国出售丝绸、茶叶、漆器和其他产品,同时从欧洲、西亚和中亚引进宝石、玻璃器等产品。D项正确。

因此,选择BCD选项。

【拓展】

A项:明朝嘉靖年间,玉米首次传入中国给广西,随后在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在中国的部分地区种植和食用。玉米的传入时间虽然较早,但并未立即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直到清朝时期,随着外交和贸易的不断发展,玉米才在中国各地得到广泛种植。“西汉摆放着玉米”错误。A项排除。

7.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下列选项中,属于元曲的有:

A.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B.曹雪芹的《红楼梦》

C.白朴的《墙头马上》

D.金松岑、曾朴的《孽海花》

【答案】A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是元代四大爱情剧。

因此,选择AC选项。

【拓展】

B项:《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其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由高鹗、程伟元整理。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大荒山青埂峰下顽石幻化的通灵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中国清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B项排除。

D项:《孽海花》是清末民初金松岑、曾朴创作的长篇谴责小说。该小说采用隐喻的手法,以苏州状元金汮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书中笔墨最为集中也最成功的是对封建知识分子与官僚士大夫的刻画,突出虚伪造作和庸腐无能。D项排除。

8. 管理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事物。层次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管理的内容和重点,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管理的对象主要有( )等。

A.人

B.财

C.物

D.时间

【答案】A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五个主要管理对象:人、财、物、时间和信息。(1)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物的掌管者、时间的利用者和信息的沟通者,是管理对象中的核心和基础。只有管好人,才有可能管好财、物、时间和信息;(2)财,是人类衣、食、住及其进行交往的基础。管理者必须考虑运用有限的财力,收到更多的经济效益;(3)物,是人类创造财富的源泉。管理者要充分合理和有效地运用它们,使之为社会系统服务;(4)时间,反映为速度、效率,一个高效率的管理系统,必须充分考虑如何尽可能利用最短的时间,办更多的事;(5)信息,只有管理信息,及时掌握信息,正确地运用信息,才能使管理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选择ABCD选项。

三、判断题

9.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劳动合同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2年版《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因此,本题正确。

10. 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对流层随温度而升高而降低。(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平流层大气平稳流动,天气晴朗,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是飞机飞行的理想空间。对流层空气对流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发生云、雾、雨等天气现象。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

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1.对流层:对流层空气对流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发生云、雾、雨等天气现象。

2.平流层:平流层大气平稳流动,天气晴朗,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是飞机飞行的理想空间。臭氧层是平流层的一部分,能吸收阳光中对生物有害的短波紫外线,有“地球生命的保护神”之称。氟利昂分解产生的氯原子、哈龙分解产生的溴原子、喷气式飞机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臭氧层破坏的三大元凶。

3.中间层:中间层的空气垂直对流强烈,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电离程度强烈。

4.电离层:电离层距离地面50-1000千米。被用来反射和传送高频无线电信号,实现远距离无线电通讯。极光出现在电离层。

5.散逸层:散逸层是大气的最高层,又称外层。这一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很少变化。由于温度高,空气粒子运动速度很大,又因距地心较远,地心引力较小,所以这一层的主要特点是大气粒子经常散逸至星际空间,本层是大气圈与星际空间的过渡地带。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

copyright ©2026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