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两 会”期间,教育部负责人在“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提出“将深入实施‘县中振兴’行动计划,优化学校布局、加强师资配备,吸引和培养优秀教师到县中,使县中更好地服务乡村学生”,引发热烈反响。明确要振兴什么样的县中,是振兴行动计划的首要问题。【批注1】立意。

我们所要振兴的县中,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县中。【批注2】分论点1。对于国家而言,既优先支持中西部教育欠发达地区县中发展,也重视部分东部省份同样存在的县中发展不均衡问题。对于一省或者一县而言,既支持原有的重点高中继续办好并发挥示范作用,又办好省内和县内其他高中,不让任何一家高中掉队。就一个学校来说,不是只关注部分所谓的“尖子生”,而是给予每个人足够的关注和投入,让每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条件和机会。【批注3】道理论证。湖南还推动县中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网络到校”“终端到校”两个100%覆盖,以科技化手段促进教育公平。【批注4】举例论证。
我们所要振兴的县中,是“分类多元有特色”的县中。【批注5】分论点2。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度发展,人才需求逐渐多元,高校分类发展要求已经显现。对于县中而言,也应该提早应对,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改变唯分数论,从原有的分层发展向分类发展转变,积极发展建设一批在科技、人文、体育、美育、信息技术以及工程等方面有特色的高中,鼓励县中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发挥本地优势,形成科技、人文、艺术等特色,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让县域高中形成互补共进、各有擅长的良性生态。【批注6】具体对策。
我们所要振兴的县中,是可持续发展的县中。【批注7】分论点3。县中说到底是县域社会和文化教育生态中“长”出来的,既要善于借用外力,输入资源,更要强练内功,变“输血”为“造血”。例如,浙江省通过“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组织优质高中与县中结对帮扶,确保每所薄弱县中至少与一所优质高中结对,提升县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批注8】举例论证。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从课堂教学变革、学校治理升级、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文化塑造、家校社协同育人等多方面多角度推进,以更好的制度、更好的师资、更好的文化引领学校乃至县域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
县中振兴行动须牢牢把握“以人为本”,以人才的眼光看待师生,以教育的规律治理学校,以科技的视角前瞻未来,以县中高质量发展为县域振兴和强国建设筑牢智力基石。【批注9】回扣主题。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稍作改动)
材料小结
1.核心内容:
“县中振兴”值得期盼
立意:明确要振兴什么样的县中,是振兴行动计划的首要问题。
分论点1:我们所要振兴的县中,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县中。
分论点2:我们所要振兴的县中,是“分类多元有特色”的县中。
分论点3:我们所要振兴的县中,是可持续发展的县中。
2.素材积累:
(1)2025年“两 会”期间,教育部负责人在“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提出“将深入实施‘县中振兴’行动计划,优化学校布局、加强师资配备,吸引和培养优秀教师到县中,使县中更好地服务乡村学生”,
(2)湖南推动县中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网络到校”“终端到校”两个100%覆盖,以科技化手段促进教育公平。
(3)浙江省通过“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组织优质高中与县中结对帮扶,确保每所薄弱县中至少与一所优质高中结对,提升县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