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发布会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负责人晁桂明表示,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
1、背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于薄弱地区和县中学来说,教师更是本中之本。学校不仅要好的生源,更要好的老师,因此,一些“重点中学”纷纷向薄弱地区、县中学挖抢优秀教师。
2、危害
第一、教学师资队伍发展不均衡。薄弱地区的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地方政府的津贴难以落到实处,如果发达城市再引进薄弱地区的优秀教师,会导致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的师资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越明显。
第二、拉大社会贫富差距。教育本身就是想让每个受教育者公平地享受均等的教育权利,但是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居民生活水平不平衡发展,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经济原因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陷入受教育少、经济收入低的困境。如果薄弱地区再没有优秀老师,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中国的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
3、对策
办好县中,防止优秀校长和教师流失,“止血”之外还要“造血”。
第一、健全教师激励机制。薄弱地区和县中的老师流向重点学校,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能力得不到重用以及待遇问题。因此,实施县中发展提升校长教师培训专项计划,让有能力的人在合适的舞台上发光发热,做好教师职称评选工作,对于其在教育行业的贡献做出嘉奖,同时尽可能提高薄弱地区教师的基本待遇,保证每月按时发放工资,对于艰苦偏远地区的老师给予特殊补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引得进教师来县中、留得下教师在县中。
第二、提升县中教师能力素质。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县中放宽了招聘标准,但并不意味着放松对老师的管理,定期对老师开展培训,积极与发达地区联系,聘请优秀教师为县中的老师进行指导,培训其授课能力、工作态度以及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升整体的能力素质。
第三、大力提升县域普通高中的整体质量。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强政策的落实,明确地市主体责任,明确属地招生,避免因吸引优质生源而出现跨地区招生现象发生。同时,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另一方面,要强化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申请专项资金,推进县中标准化建设,加大县中托管帮扶力度。组织发达地区面向欠发达地区开展对口帮扶,促进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