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硕

首页 > 教育专硕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高频知识点汇总

华图考研 | 2021-12-09 10:10

收藏

中国教育史

1.京师同文馆(2019 河南师范、2019 上海师范)

京师同文馆于 1862 年由洋务大臣创立,最早作为外语学校,学习外文。

1866 年增设天文、算学馆。近代以来关于教育改革问题的第一场大争论“洋务派和守旧派关于京师同文馆是否要增设西方科学技术学”正是发生在京师同文馆。1902 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京师同文馆教师有外国人和中国人,分为总教习、教习和副教习。学生待遇较为优厚。学习内容包括西艺、外文、汉文。京师同文馆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是洋务学堂的开端,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由于身处帝都北京,一些重要举措及引起的争执往往能反映各派关于教育改革的观点。

2.素丝说(2018 福建师大、2016 西北师大)

素丝说是战国时期墨子的教育观点之一,是关于人性的学说。 墨翟 以素丝 和 染丝 为喻,来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 有一次他见染丝而颇有感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毕)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 ”在墨翟看来,首先,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来的人性不过如同待染的素丝。 其次,下什么色的染缸,就成什么样颜色的丝, 也即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因此,必须慎其所染,选择所染。 这一思想较之 孔丘 的 人性论 在社会意义方面显得进步了,因为它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去认识和阐述教育作用。

3.学在官府(2016 集美大学、2017 集美大学)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 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其意思是官学合一。 具体如下: “学在官府”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学术和学校都由官府掌握或举办,即“学术官守”; 第二,教师都由国家的官吏来担任,即“官师合一”。 西周时期,官府垄断了学校教育和一切学术文化。

4.壬戌学制(2019 江苏师大、2012 福师大)

1922 年新学制又称为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该学制效仿美国,在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的倡导下确立。学制的标准为: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伸缩之余地。学制体系为三段:初等教育:初级小学 4 年,高级小学2 年、中等教育:初级中学 3 年,高级中学 3 年、高等教育:大学校、大学院。新学制特点:1.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2.初等教育阶段趋于合理,更加务实,缩短小学年限,改 7 年为 6 年。同时确立了幼儿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3.中等教育阶段是改制的核心,是新学制中的精粹。延长了中学年限,改 4 年为 6 年,提高了中学教育的程度。中学分为初高两级,在中学开始实行选科制和分科制。4.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系统;5.高级中学设师范科、旧制高等师范学校升格为师范大学。6.高等教育阶段缩短高等教育年限,取消大学预科。1922 年学制受实用主义影响较大,但是也有结合我国国情进行的调整,有利于课程普及,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

5.颜氏家训(2011 福师大、2012 闽南师大)

严氏家训是颜之推根据自身教育经历所编撰的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之推从士族地主的立场出发,为保持自己家族的传统与地位,并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验,用以训诚其子孙的家训。他强调士大夫必须重视教育,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德与艺, 家庭教育应当注意尽量早教、慈与严相结合、均爱、重视通用语言和注重品德教育等基本原则。

6.中体西用(2011 福师大、2018 广西民大)

“中体西用”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由冯桂芬提出,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具体阐述。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张之洞为了调和统治阶级顽固派和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洋务实践,把前辈的思想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样一个口号,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7.四书五经(2019 聊城大学、2013 重师大)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四书五经详细的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当中,占据重要地位。

8.鸿都门学(2019 江苏师大、2019 山师大、2017 西北师大)

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鸿都门学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鸿都门学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产物,即宦官派为了培养拥护自己的知识分子而与士族势力占据地盘的太学相抗衡的产物。作为一种新办学新型形式,为后代专科教育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9.癸卯学制(2019 闽南师范、2019 集美大学)

壬寅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颁布的学制,但并没有实施;癸卯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实施的学制。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该学制承袭了日本教育改革的思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轻视女子教育,在课程设置上, 特别注重读经,具有浓厚的封建性。该学制从纵向上划分为三段七级,修业年限为 26 年,是修业年限最长的学制。

10.三舍法(2019 西北师范、2019 湖南大学、2019 苏州大学、2019 四川师大、2016 深圳大学)

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变法科目之一,即用学校教育取代 科举考试 。其法分太学为外舍﹑内舍﹑上舍,别生员为三等而置之。依一定年限和条件, 由外舍升入内舍继而升上舍。最后按科举考试法,分别规定其出身并授以官职。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行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相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太学教学质量。这种把养士与取士职能统归于学校的做法在我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是一项创举。总之,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

11.苏湖教法(2019 河南师范、2019 湖科大、2014 福建师大)

“苏湖教学法”又称之为“分斋教学法”,是北宋教育家 胡瑗 在苏州、湖州二地办学,率先开创的一种新的教法。 即在学校内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分斋教学。经义斋选择学习儒家经义;治事斋又称治道斋,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科,学生可选择其中一科为主修,另选一科为副修。经义斋以培养较高级统治人才为目标,治事斋是为了培养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管理人才。苏湖教学法开启了中国教育主辅修的先河,对我国后朝教育有一定影响。

12.五育并举(2019 福建师范、2019 苏州大学)

五育并举是由蔡元培提出,其中五育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蔡元培强调五育不可偏废。五育并举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充分体现社会价值与人的发展价值相统一,追求人的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五育”并举的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要求的,是对封建教育及半殖民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在教育思想史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13.三纲领八条目(2019 广西师大、2014 福建师范)

三纲领八条目是《礼记·大学》的中心论点所作的概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被称之为三纲领。为实现三纲领所提出的具体步骤称之为八条目。把条目包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 增长见识。致知,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 保持心灵的安静。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就是要整齐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人民。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

14.稷下学宫(2019 长春师大、2019 江苏大学、2019 南京师大、2019 太原师范)

战国时期齐国的文化圣地就是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缩影,东方文化教育和学术教育的中心体验。以官家操办,私家主持为办学模式。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兼有资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其特点如下:学术自由、包容百家、各派地位平等、相互包容相互争鸣、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优厚,可以不治而议论,充分尊重了学者的人格和主张。产生了我国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稷下学宫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创造了出色的教育典范,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稷下学宫的不治而议论的特点留给后人以思考。

15.有教无类(2019 扬州大学、2019 四川师大)

有教无类”是孔子所提出的办学方针,其含义是指不分贵贱贫富和种 族,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孔子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垄断学校教育而言的,打破了奴隶贵族的教育垄断,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平 民,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下移和战国时期文化学术的繁荣和百家争鸣。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有着重大影响。

16.六艺教育(2019 江西师大、2017 三峡学院、2017 福建师大、2011 西北师大、2013 西北师大)

六艺教育即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的教育,起源于夏代,商代有所发展,西周在继承基础上,更为丰富发展,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1)礼乐是六艺教育的核心,礼乐密切配合,“乐所以修 内,礼所以修外”。礼的内容很广,凡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皆属于礼,社会方方面面都不能没有礼。乐教是当时的艺术教育,包括诗歌、音乐、舞蹈,具有多方面教育功能。(2)射指的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3)书指的文字,数指的算法。书数是文化基础的知识技能, 作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大学比小学的程度高,学习礼乐射御。(4)六艺教育文武兼备,智能兼求。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文事,也重武备;既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17.《学记》(2019 内师大、2019 山西师大、2019 宁波大学、2015 三峡学院、2011 重庆师大、2013 闽南师大、2018 广西民大、2011 广西师大)

《学记》是我国系统论述教学思想的第一本专著。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先秦儒家教学思想的总结,而且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教学问题的一篇专著。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作者为乐正克。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

18.六艺(2019 山师大、2019 西安外国语、2015 集美大学、2018 集美大学、2018 西北师大)

六艺教育即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的教育,起源于夏代,商代有所发展,西周在继承基础上,更为丰富发展,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1)礼乐是六艺教育的核心,礼乐密切配合,“乐所以修 内,礼所以修外”。礼的内容很广,凡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皆属于礼,社会方方面面都不能没有礼。乐教是当时的艺术教育,包括诗歌、音乐、舞蹈,具有多方面教育功能。(2)射指的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3)书指的文字,数指的算法。书数是文化基础的知识技能, 作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大学比小学的程度高,学习礼乐射御。(4)六艺教育文武兼备,智能兼求。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文事,也重武备;既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19.朱子读书法(2019 西华师范、2013 福建师大、2018 闽南师范、2012 西北师大)

朱熹认为“为学之要,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因此他十分重视读书的重要性。对于读书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第一,读书要循序渐进。读书应按照次序,不可颠倒。读书也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要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第二,读书要做到熟读精思。熟读成诵,精于思考;第三,读书要虚心涵泳。所谓虚心,指读书要虚怀若谷,静心思考。所谓涵泳,指读书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第四,读书要切己体察。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第五,读书要着紧用力,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抖擞精神,反对松松垮垮;第六,读书要居敬持志。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树立远大志向。朱子读书法对我们今天的读书学习仍然不乏借鉴意义。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

copyright ©2006-2021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