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
A.外显性
B.客观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2.在课堂教学中,王老师就当日所学内容编制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做,以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他所运用的评价方法是( )。
A.总结性评价
B.甄别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3.认知结构迁移论的提出者是()。
A.奥苏贝尔
B.布鲁纳
C.贾德
D.桑代克
4.当儿童能够回答诸如“如果巨大的行星与地球相撞将会怎样“等抽象、假设的问题时,在皮亚杰看来,儿童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 答案及解析:
- 1.【答案】D 【解析】与操作活动不同,心智活动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知识和信息。即心智活动的对象具有观念性。故答案选D。
- 2.【答案】D 【解析】形成性评价是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故答案选D。
- 3.【答案】A 【解析】奥苏贝尔在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故答案选A。
- 4.【答案】D 【解析】在皮亚杰看来,个体只有在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形式运算阶段才能进行假设性思维,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故答案选D。
- 5.【答案】D 【解析】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故答案选D。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