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老师为您提供服务

长按识别二维码保存图片

知道了

试题资料

华图教育首页 > 医疗事业编 > 试题资料

2022-06-29华图医疗编每日测评—医基+临床专业知识

华图教育 | 2022-06-29 14:13

1·有关心肌梗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多为透壁性梗死

B.可仅累及心内膜下心肌

C.是一种出血性梗死

D.心脏破裂多在梗死后 1~2 周之内发生
 

2·正常情况下胃黏膜不被胃液消化的原因是由于

A.胃液中不含有可消化胃黏膜的酶

B.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的作用

C.胃液中的内因子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D.胃液中的糖蛋白可中和胃酸
 

3·通气/血流比值是指

A.肺泡通气量/每分钟肺毛细血管流量

B.功能余气量/每分钟肺血流量

C.肺活量/每分钟肺毛细血管流量

D.肺泡通气量/每分钟肺血流量
 

4·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5-羟色胺
 

5·下列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

B.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C.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

D.降低肺的顺应性
 

【华图2022医疗卫生基础知识每日测评参考答案-2022.06.29】

1·【答案】C

【解析】贫血性梗死,发生于组织结构较致密侧支循环不充分的实质器官,如脾、肾、心肌和脑组织。当梗死灶形成时,病灶边缘侧支血管内血液进入坏死组织较少,梗死灶呈灰白色,故称为贫血性梗死(又称为白色梗死)。发生于脾、肾梗死灶呈锥形,尖端向血管阻塞的部位,底部靠脏器表面,浆膜面常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被覆。心肌梗死灶呈不规则地图状。梗死的早期,梗死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因炎症反应常见一充血出血带,数日后因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转变为含铁血黄素而变成黄褐色。晚期病灶表面下陷,质地变坚实,黄褐色出血带消失,由肉芽组织和疤痕组织取代。镜下呈缺血性凝固性坏死改变,早期梗死灶内尚可见核固缩、核碎裂和核溶解等改变,细胞浆呈均匀一致的红色,组织结构轮廓保存(如肾梗死)。晚期病灶呈红染的均质性结构,边缘有肉芽组织和疤痕组织形成。此外,脑梗死一般为贫血性梗死,坏死组织常变软液化,无结构。

2·【答案】B

【解析】黏液和 HCO3-构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在保护胃黏膜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①阻挡 H+的逆向弥散和侵蚀作用;②粘液深层的中性 pH 环境使胃蛋白酶丧失活性,防止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自身消化。

3·【答案】D

【解析】通气/血流比例为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为 0.84。

4·【答案】A

【解析】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机制:当兴奋以动作电位形式传到神经末梢时,轴突末梢去极化,Ca2+进入突触前膜内,使得突触前膜内的乙酰胆碱(Ach)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终板膜受体结合,导致终板膜离子通道开放,形成终板电位。当终板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时,可暴发一次动作电位并通过兴奋一收缩耦联而引起肌纤维的收缩。可见,乙酰胆碱是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传递物质。

5·【答案】D

【解析】肺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其主要成分为二棕榈酰卵磷

脂,其作用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提高肺的顺应性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

copyright ©2026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