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中庸”之“中”不是简单的数理意义上的“中间”,更不是“调和”或 “折中”,它绝非一眼就能看透和判断准确的。“中”的标准并不固定、绝不拘泥,它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中庸是一个不断纠偏的________。此时“中”,换个时间未必“中”;此地“中”,换个场合未必“中”。从辩证思维和方法论而言,“中庸”其实是一种“度”的________,是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研究什么是事物所处的最好状态以及如何达到这种最好状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组是:
A.结果 揣度
B.过程 把握
C.节点 区分
D.尺度 衡量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断纠偏”可知,横线处的词语应有“事物发展,不断变化”的意思。A项“结果”意思本指植物长出果实(开花结果);现常用义为事物发展的后续影响或阶段终了时的状态,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过程”意思指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能体现“中”的动态变化,与“‘中’随条件变、不同时地‘中’不同”契合,且能呼应“不断纠偏”这一持续动作,符合文意,保留。C项“节点”指整体事物中的某个关键点,语义不符,排除C项。D项“尺度”指准绳,分寸,衡量长度的定制,可引申为看待事物的一种标准,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答案锁定B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B项“把握”指掌握;执持;思想上掌握;理解,符合语意即对“度”的掌握理解。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揣度:指考虑估量。区分:意思是指分开来两个不同的事物。衡量:指量度物体的重量和容积。
文段出处:《当遇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