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陈某为了向刘某借钱,将自己的一枚钻戒质押给刘某。双方订立质押合同,并约定若陈某到期不履行债务,钻戒就归刘某所有。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刘某为出质人
B.陈某为质权人
C.质权自双方签订合同之日起生效
D.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刘某只能依法就钻戒优先受偿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权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四百二十八条规定,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与出质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质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质押财产优先受偿。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刘某为质权人。A项错误,排除。
B项:陈某为出质人。B项错误,排除。
C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九条规定,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而非双方签订合同之日起生效。C项错误,排除。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婚姻的是:
A.30岁陈小姐和70岁张大爷的婚姻
B.王女士和已与前妻离婚多年的丁先生的婚姻
C.患有性传染病的男子张某和患有抑郁症的女性李某的婚姻
D.小明和小红的婚姻,二人均于2000年出生,于2021年结婚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典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三)未到法定婚龄。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小明和小红二人均于2000年出生,2021年时两人均为21岁,小明未达到法定婚龄,两者婚姻无效。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3.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其产生的前提是资源的:
A.增值性
B.无限性
C.普适性
D.稀缺性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知识。
第二步,机会成本是指选择某种行为或决策时,放弃了其他可行选择所产生的成本。换句话说,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某种行为而放弃了其他可能的选择所付出的代价。这个概念强调了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权衡,因为资源有限,每一种选择都会有机会成本。
因此,选择D选项。
4.( )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货币的方式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A.流动偏好
B.消费者剩余
C.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D.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知识。
第二步,流动性偏好理论,假定远期汇率高于未来即期汇率的理论。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货币,也不愿持有其他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心理。其实质就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可以把流动性偏好理解为对货币的一种心理偏好。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它反映了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主观价值感受,是消费者从购买中获得的净收益。B项错误。
C项: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在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部分的增加并不是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保持相同的比例,而是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少,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C项错误。
D项: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用此贴现率将该资本资产的未来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折为现值,则各现值之和恰好等于该资本资产之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它反映了厂商增加投资的预期利润率。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意味着厂商增加投资时预期利润率递减。D项排除。
5.因购买的电动车着火,造成小王烧伤,关于小王的索赔对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向电动车生产厂商索赔
B.只能向电动车销售者索赔
C.可以同时向电动车生产厂商和电动车销售者索赔
D.可以向电动车生产厂商或电动车销售者索赔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责任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根据202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七条规定,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或者没有依据前条规定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二、多选题
6.古代诗歌中包含着古代重要城镇文化内涵,对下列诗句中古代重要城镇理解正确的是:
A.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指西安
B.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钱塘指苏州
C.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金陵指南京
D.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锦官城指成都
【答案】ACD
【解析】A项: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出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中的渭城指现在的西安。A项正确。
C项: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出自李白的《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中的金陵指现在的南京。C项正确。
D项: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出自杜甫的《蜀相》,诗中的锦官城指成都。D项正确。
因此,选择ACD选项。
【拓展】B项: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出自王在晋的《望江台》,诗中的钱塘指钱塘江。B项错误。
7.敬业品德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青年人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应做到:
A.学习职业道德规范
B.学习专业知识技能
C.提高践行职业道德能力
D.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职业道德知识。
第二步,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是一种自律行为。要深刻认识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注重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方面的修养和锻炼。
A项:通过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职业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目的,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正确的价值理念,对青年人来说尤为重要。A项正确。
C项:通过多种途径体验职业生活,提高践行职业道德能力,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收获成长和进步,也可以为顺利走向职业工作岗位积累了实践经验。C项正确。
D项:要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不应当停留在对道德知识的记忆和背诵的层面上,而应当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提高到自觉意识的层面。D项正确。
因此,选择ACD选项。
【拓展】
B项: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工作技能和能力,但单纯提高技能未必会提高职业道德修养。B项错误,排除。
8.关于居住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居住权自居住权合同成立时设立
B.居住权人死亡后,居住权人的继承人继续享有该居住权
C.设立居住权必须签订书面合同
D.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答案】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权知识。
第二步,C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七条第一款,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C项正确。
D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九条,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D项正确。
因此,选择CD选项。
【拓展】
A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八条,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A项错误。
B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九条,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B项错误。
三、判断题
9.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
第二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根据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指明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说法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
10.王某欲对李女士实施强奸,李女士在危急时刻大喊“我老公是警察,你会被抓住的!”王某因害怕事后遭到处罚,观察四周无人,放开李女士并逃离现场。王某构成犯罪中止。(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概述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4年版《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中止具有自动性,行为人认识到客观上可能继续实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弃原来的犯罪意图(能达目的而不欲),属于犯罪种止。题目中王某观察四周无人,放开李女士并逃离现场,王某客观上可以继续实施犯罪,但是因害怕事后遭到处罚自动放弃犯罪,属于犯罪中止。
因此,本题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