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2025年3月30日,我国在( )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 )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A.文昌;通信技术试验卫星06号
B.文昌;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
C.西昌;通信技术试验卫星06号
D.西昌;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
第二步,2025年3月30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B项正确。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B选项。
2.张三在自家院子里种植了一棵大树,因大风将树枝吹断,砸坏了邻居李四的汽车。李四要求张三赔偿损失。张三认为大风属于不可抗力,自己不应承担责任。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张三无需承担责任,因为大风是不可抗力
B.张三和李四应分担损失,因为双方均无过错
C.张三应承担责任,但可以适当减轻责任,因为大风有一定影响
D.张三应承担责任,树木的所有人对树木致害承担无过错责任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侵权责任编知识。
第二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七条规定,因林木折断、倾倒或者果实坠落等造成他人损害,林木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叫无过失责任原则,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应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确认责任的准则。执行这一原则,主要不是根据行为人的过错,而是基于损害的客观存在。本题中,虽然有大风这一因素,但张三作为树木所有人,不能以大风是不可抗力为由免责,应承担无过错责任。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3.土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我国古代将土星称为:
A.镇星
B.岁星
C.长庚星
D.辰星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文化常识)知识。
第二步,土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到太阳的距离排在太阳系第六位。古代中国土星是中国古代人根据五行学说结合肉眼观测到的土星的颜色(黄色)来命名的,亦称之为镇星(常写作填星)。A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岁星,我国古代指木星。因为木星每十二年在空中绕行一周,每年移动周天的十二分之一,古人把木星所在的位置作为纪年的标准,所以叫岁星。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金星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太白金星,清晨在东方天空出现则被称为“启明星”,晚间在西方天空出现被称为“长庚星”或“昏星”。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水星古称辰星,西汉《史记·天官书》的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辰星呈灰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以黑色属水,将其命名为水星。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4.在日常生活中,鞋子有异味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那股刺鼻气味不仅让自己尴尬,也可能影响周围的人。下列物品可以去除鞋子异味的是:
①白醋
②小苏打
③活性炭
④食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生活常识)知识。
第二步,在日常生活中,鞋子有异味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当我们脱鞋的瞬间,那股刺鼻气味不仅让自己尴尬,也可能影响周围的人。①项:白醋除味法:白醋中含有醋酸,具有杀菌消毒和中和异味的作用。将白醋和水按照1:1的比例混合在喷雾瓶中,摇匀后均匀喷在鞋子内部,包括鞋底、鞋帮和鞋垫。喷完后,把鞋子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①项正确。②项:小苏打除味法:小苏打是一种碱性物质,能与异味分子发生反应,有效去除异味。将适量小苏打倒入鞋子里,轻轻摇晃,让小苏打均匀分布在鞋子各个角落。放置一晚后,第二天早上把小苏打倒出来,异味就会减轻很多。②项正确。③项:活性炭除味法:活性炭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能有效吸附鞋子里的异味和湿气。在市场上购买一些活性炭包,放进鞋子里,放置一段时间后,异味就会被活性炭吸附。③项正确。①②③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④项: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虽然食盐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对于去除鞋子异味的效果并不明显。它不像白醋、小苏打和活性炭那样能直接针对异味产生的原因发挥作用。④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5.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哲学角度看,该句体现了:
A.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B.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特殊性
D.否定之否定规律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两大观点知识。
第二步,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体现了发展的观点,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脱贫摘帽只是一个阶段的目标实现,不能停滞不前,而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奋斗,追求更高水平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升。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认识能够指导实践。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的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二是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A项表述正确,但题干未体现。
C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有差别的根据。矛盾特殊性有三种表现形式: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自有各自的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显示出阶段性的特殊性。③每一个事物中的矛盾及其不同方面的地位都具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C项表述正确,但题干未体现。
D项: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正确对待前进和曲折。D项表述正确,但题干未体现。
二、多选题
6.关于公文版头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发文机关标志颜色为黑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
B.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C.“签发人”三字用3号楷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仿宋体字
D.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答案】B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的版头知识。
第二步,B项:《党政机关公文格式》7.2.5发文字号规定,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B项正确。
D项:《党政机关公文格式》7.2.1份号规定,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D项正确。
因此,选择BD选项。
【拓展】A项:《党政机关公文格式》7.2.4发文机关标志规定,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发文机关标志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联合行文时,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应当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A项中“颜色为黑色”表述有误,应为“颜色为红色”。A项错误。
C项:《党政机关公文格式》7.2.6签发人规定,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签发人”三字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编排,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C项错误。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资源只能属于国家所有的有:
A.矿藏
B.水流
C.森林
D.山岭
【答案】A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A项、B项正确。
因此,选择AB选项。
8.下列属于中央银行常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A.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B.调整基准利率
C.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D.增加税收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学知识。
第二步,A项: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存款准备金率即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会直接改变商业银行缴存的准备金数额,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规模。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增加,通过货币乘数效应,货币供应量会成倍扩张,刺激经济增长;反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供应量收缩,抑制经济过热。所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常用货币政策工具,A项正确,符合题意。
B项:基准利率在金融市场中处于关键地位,它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利率,对整个市场利率体系有引导作用。调整基准利率,会改变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金融机构与企业、居民之间的借贷成本。降低基准利率,企业和居民的借贷成本降低,会刺激投资和消费,增加货币需求和流通量,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基准利率,则会抑制投资和消费,减少货币流通。因此,“调整基准利率”是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常用货币政策手段,B项正确,符合题意。
C项:公开市场操作具有灵活性和主动性等特点。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等有价证券,当买入债券时,向市场投放货币,增加市场流动性,货币供应量增加,刺激经济活动;当卖出债券时,回笼货币,减少市场流动性,货币供应量减少,抑制经济过热。这种操作可以根据经济形势随时进行调整,精准调节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C项正确,符合题意。
D项:增加税收属于财政政策范畴。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财政收支的变动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增加税收会使企业和居民的税后收入减少,从而降低其消费和投资能力,影响经济活动。但这是政府财政部门的政策手段,并非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D项错误,排除。
因此,选择ABC选项。
【拓展】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对货币供应量、信用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运用的各种策略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稳定物价水平、实现充分就业以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常见的货币政策工具除了上述提到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外,还有再贴现政策等。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成本,进而影响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各有特点和适用场景,中央银行会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灵活组合运用。
三、判断题
9.1919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知识。
第二步,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1月,英、美、法、日、意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对德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中国是参加对德宣战的战胜国之一,但北洋军阀政府却准备接受这个决定。这次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10.恒山,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为中国“五岳”之一,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古代文化知识。
第二步,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北岳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等,明末清初被确定为“五岳”之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号称“人天北柱”“绝塞名山”。
因此,本题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