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2025年3月2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习近平指出,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和稳定锚,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是全球( )大消费市场,拥有全球最大规模( )群体,蕴含着巨大投资和消费潜力。
A.第一;中等收入
B.第二;中等收入
C.第一;高等收入
D.第二;低等收入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
第二步,2025年3月2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习近平指出,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和稳定锚,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正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蕴含着巨大投资和消费潜力。B项正确。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B选项。
2.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并创办大生纱厂的是:
A.李鸿章
B.张謇
C.张之洞
D.荣宗敬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知识。
第二步,张謇,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江苏五才子”之首。张謇主张“实业救国”,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一生创办了包括大生纱厂在内的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李鸿章,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世人多称“李中堂”,又称“李傅相”“李文忠”。李鸿章早年随业师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与捻军起义,并受命组建淮军,因战功擢升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累加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肃毅伯。期间参与清廷在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重大事务,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和上海广方言馆等洋务机构,又组建北洋水师。A项排除。
C项: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中国晚清重臣、后期洋务派代表人物。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设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C项排除。
D项:荣宗敬,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被誉为中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D项排除。
3.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没收地主土地
B.耕者有其田
C.减租减息
D.土地国有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
第二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减轻农民所受封建剥削,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积极性;农民交租交息,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这一政策既改善农民生活,又团结了地主阶级,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没收地主土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土地政策,旨在满足农民土地需求,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但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不能采取此激烈的土地政策,否则不利于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抗日。A项错误。
B项:耕者有其田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核心内容。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以调动广大农民革命积极性,支援解放战争。B项错误。
D项:土地国有政策不符合抗日战争时期实际情况。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政策重点是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上,调节各阶层利益关系,而土地国有政策无法有效协调农民与地主关系,不利于团结抗战。D项错误。
4.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的现象。下列光学器件中,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制成的是:
A.潜望镜
B.穿衣镜
C.放大镜
D.汽车后视镜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光学知识。
第二步,放大镜又称火镜,一种可获得放大虚像的简单光学器具。通常由一片凸透镜及边框、手柄组成。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较厚的凸透镜则有望远、会聚等作用,这与透镜的厚度有关。故放大镜是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制成的。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B项、D项:光的反射是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潜望镜、穿衣镜、汽车后视镜是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A项、B项、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关于公民权利和国家机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些权利不受任何限制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修改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D.上级人民法院领导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宪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七十九条第三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但这些权利并不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公民在行使这些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A项错误。
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第一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七条第一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B项错误。
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D项中“领导”表述有误,应为“监督”。D项错误。
二、多选题
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C.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D.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答案】A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三大规律知识。
第二步,A项: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题干中“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A项正确。
B项: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题干中“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体现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B项正确。
因此,选择AB选项。
【拓展】C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C项正确但题干未体现,不当选。
D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D项表述过于绝对。D项错误。
7.下列行为中,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的有:
A.甲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
B.乙销售明知是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
C.丙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其专利产品用于生产经营
D.丁对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片进行修改后用于商业用途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知识。
第二步,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构成侵权,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甲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和发行权。A项正确。
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乙销售明知是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侵犯了商标权人的权利。B项正确。
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丙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其专利产品,侵犯了专利权人的制造权。C项正确。
因此,选择ABC选项。
【拓展】D项:丁对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片拥有著作权,对其作品进行修改并用于商业用途,属于对自己作品的合理使用,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前提下,不构成侵权。D项错误。
8.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生产关系可以脱离生产力而独立存在并发展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社会存在知识。
第二步,A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相互之间的地位、作用以及产品的分配方式等。例如,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只能以集体劳动的方式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这就决定了当时生产资料公有、平均分配产品的原始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金属工具,农业和手工业有了一定发展,私有制和阶级逐渐产生,生产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进入奴隶制社会。A项正确。
B项: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雇佣劳动制度的生产关系适应了当时机器大生产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崛起。反之,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B项正确。
C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生产关系会逐渐变得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变革又会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C项正确。
因此,选择ABC选项。
【拓展】D项:生产关系不可以脱离生产力而独立存在并发展。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如果生产关系脱离了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这种不适应的生产关系也会被改变。D项错误。
三、判断题
9.《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是欧洲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之一。(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欧洲文学知识。
第二步,四大“吝啬鬼”是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他们分别是: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题干说法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
30.通过延长工作日的绝对工作时间获得的是绝对剩余价值。(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
第二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理论是重要组成部分。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保持不变的状况下,依靠延长工作日的绝对时长所产生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模式里,工作日被清晰划分为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工人为了生产出等同于自身劳动力价值的产品所花费的时间,这部分时间生产的价值用于维持工人自身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剩余劳动时间则是工人在满足自身劳动力价值生产之后,额外为资本家创造价值的时间,这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所以,题干中“通过延长工作日的绝对工作时间获得的是绝对剩余价值”这一表述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资本主义剥削体系中占据基础地位,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直观地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逐渐成为重要的剥削方式,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