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2025年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向社会公布。下列内容表述错误的是:
①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②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以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动力
③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①项: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也就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地向社会公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是又一个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①项应将“12”改为“13”。①项错误。
②④项:《意见》指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好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②项应将“以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动力”改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②项错误,④项正确。
③项:《意见》要求,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③项正确。故①②项错误,A项当选。
本题是选非题,因此,选择A选项。
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积极性,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上述材料与下列古语体现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人取小,我取大;人视近,我视远
B.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
C.出南门即大海,一日两潮,如万丈银堤破海而过
D.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三大规律知识。
第二步,在复杂事物自身包含的多种矛盾中,每种矛盾所处的地位、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总有主次、重要非重要之分,其中必有一种矛盾与其它诸种矛盾相比较而言,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种矛盾就叫作主要矛盾。正是由于,矛盾有主次之分,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方法论上也应当相应地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题干中表明,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体现了想问题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摘自《三国演义》,意为,将煮沸的热水扬起以停止其沸腾,不如抽掉下面的木材;挤破脓疮虽然痛苦,也要好于慢慢积累成毒疮。此句说明处理任何问题,与其用凑合的办法应付,不如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体现了想问题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人取小,我取大;人视近,我视远”摘自《智囊(选录)·上智部·总序》,意为,别人看到小的方面,我能看到大的方面。别人能看到眼前的,我却能看到长远的。此句古语劝勉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长远的目光,面对事物要有更广阔的格局与视野。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出南门即大海,一日两潮,如万丈银堤破海而过”摘自《浮生六记·浪游记快》,意为,出了南门就是大海,一天要涨两次潮。像万丈银色的大堤划破大海而过。此句描绘了大海的磅礴气势,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奇观的赞叹之情。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摘自《道德经》,意为,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老子以江海为喻,说明一个人应该像江海一样,善于居处下方,虚心好学,海纳百川,才能有所成就。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3.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以下关于中共七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作出了全面总结
B.正式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
C.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的理论基础
D.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
第二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七大是党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它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与统一,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的理论基础。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作出了全面总结,并非七大通过,A项错误。
B项: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七大进一步巩固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而不是正式形成,B项错误。
D项:“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是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在刘少奇起草的《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党内指示中提出的,不是七大制定的,D项错误。
4.砂糖橘是冬季的应季水果,每年10月至12月是其成熟期,也是最佳食用期。关于砂糖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柑橘类食物中,砂糖橘的钾含量及胡萝卜素含量最高
B.砂糖橘能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消除疲劳
C.砂糖橘里85%都是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很少
D.砂糖橘性温,搭配梨、黄瓜、莲子等凉性食物,容易导致“上火”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生物医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砂糖橘性温,合理搭配梨、黄瓜、莲子等凉性食物或者菊花茶、金银花茶等凉性饮品,可以有效防止“上火”。D项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砂糖橘果实中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蛋白质、氨基酸等基本营养物质。在柑橘类大家族中,砂糖橘的钾含量及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因此有保护视力、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A项正确。
B项:砂糖橘还能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消除疲劳,原因在于它富含维生素A、β-胡萝卜素、膳食纤维、视黄醇等成分,还含有B族维生素以及钙、磷、镁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B项正确。
C项:砂糖橘里85%都是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很少,如果孩子吃太多砂糖橘,相当于灌了个“水饱”,等到吃正餐的时候就会没有胃口,容易影响其他蔬菜、谷物、肉类摄入,进而造成营养不良。C项正确。
5.在自然界中,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吸收热量后直接变为气态的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
B.夏天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直接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凝华现象
C.秋天早晨,地面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低温条件下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D.冬天湖面结冰,是液态的水在寒冷天气下逐渐凝固成固态的冰,但此过程不需要放出热量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热学知识。
第二步,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它们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物态变化有6种: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熔化:固态→液态(吸热);凝固:液态→固态(放热);汽化:液态→气态(吸热);液化:气态→液态(放热);升华:固态→气态(吸热);凝华:气态→固态(放热)。霜的形成,即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低温条件下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吸收热量后变为液态的水,属于熔化现象,而非升华现象。A项错误。
B项: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而非凝华现象。B项错误。
D项:水凝固成冰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此过程需要放出热量。D项错误。
二、多选题
6.实践中,控制的重点在管理各个环节可能有所侧重。某组织将控制重心放在行动的输入端上,防患未然,与此同时,重视结果并将其作为下次行动的依据。据此可知,该组织涉及的两种控制管理模式属于:
A.反馈控制
B.同期控制
C.前馈控制
D.全程控制
【答案】A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
第二步,控制是保障组织活动朝着预定目标前进的关键职能。它通过对组织运行情况的监测、衡量和调整,确保组织的各项工作符合计划要求。控制模式主要分为反馈控制、同期控制、前馈控制等不同类型。
A项:反馈控制是依据系统输出调整输入以纠正偏差、达成目标,重视行动后的结果并用于指导后续行动,题干中“重视结果并将其作为下次行动的依据”体现了这一点。A项当选。
B项:同期控制是活动进行中实时监督调整,题干未体现。B项错误。
C项:前馈控制在活动开始前对输入端控制预防偏差,“将控制重心放在行动的输入端上,防患未然”符合其特点。C项正确。
D项:全程控制是对活动全过程全面监控管理,题干未体现。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C选项。
7.商洽函在结尾处可以提出予以复函或予以尽快办理的具体要求,可加:
A.“上述要求,请遵照执行”
B.“烦请尽快函复为盼”
C.“请予大力协助为盼”
D.“立即回复,不得有误”
【答案】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写作知识。
第二步,A项:“上述要求,请遵照执行”较为生硬和命令式,不符合商洽函中应有的平等协商的语气。A项排除。
B项:“烦请尽快函复为盼”表述比较委婉、礼貌,符合商洽函的文体风格和沟通氛围。商洽函是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等,双方是平等的关系,使用 “烦请尽快函复为盼” 既表达了希望对方回复的意愿,又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B项正确。
C项:当商洽函的内容涉及请求对方协助时,使用 “请予大力协助为盼”,语气诚恳,表达了对对方的期待和请求,同时也体现了商洽的性质,不会给对方造成生硬、命令的感觉。C项正确。
D项:“立即回复,不得有误”过于强硬,不符合商洽函应有的礼貌和协商性质。D项排除。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BC选项。
8.2024年3月10日,河北邯郸肥乡区北高镇张庄村3名初中生霸凌同学王某某,随后将王某某残忍杀害并将尸体掩埋在蔬菜大棚里。据调查,3名初中生犯案时均为13岁。有关该案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人不满十八周岁,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B.三人犯故意杀人罪,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应当负刑事责任
C.三人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不适用死刑
D.三人审判时不满十八周岁,不适用死刑
【答案】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知识。
第二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B项中,三人时年13周岁,故意杀人致人死亡,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应当负刑事责任,与法律规定一致,B项正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与C项表述一致,C项正确,D项错误。
因此,选择BC选项。
【拓展】A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A项表述为“减轻或免除处罚”,与法律规定不符,A项错误。
三、判断题
9.根据相对优势理论,当两国生产某产品或服务成本相同时,即使机会成本不同两国之间也不会进行贸易。(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名词知识。
第二步,相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大卫・李嘉(1772 - 1823)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 “比较优势” 的产品,进口其具有 “比较劣势” 的产品。
根据相对优势理论,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重点是机会成本。即使两国生产某产品或服务的绝对成本相同,但只要机会成本不同,就存在比较优势的差异,从而会进行贸易。
因此,本题错误。
10.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知识。
第二步,从元谋人开始,中国大地上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他们生活在距今约 170 万年前。当时的人们使用简单的打制石器,过着群居生活,以采集和狩猎为生,这是原始社会早期阶段的典型特征。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本身,奴隶没有人身自由,被迫从事各种繁重的劳动。商朝和西周时期,奴隶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如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标志着封建社会的逐步确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等,此后,中国封建社会历经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不断发展演变。直到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古代史结束。
因此,本题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