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老师为您提供服务

长按识别二维码保存图片

知道了

事业单位

华图教育首页 > 招考 > 时政热点

2024年9月重要时政汇编时政月报

华图事业单位 | 2024-10-08 09:16

(1)国歌标准演奏曲谱和官方录音版本发布

9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国歌标准演奏曲谱和官方录音版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规定,国歌标准演奏曲谱、国歌官方录音版本在中国人大网和中国政府网上发布。此次发布的国歌标准演奏曲谱包括:管弦乐总谱、管乐总谱、钢琴伴奏谱;此次发布的国歌官方录音版本包括:管弦乐版、管弦乐合唱版、管乐版、管乐合唱版。

(2)中国再添四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4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9月3日公布,我国的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徽州堨坝和婺源石堨联合申报的中国古堨、陕西汉阴凤堰梯田、重庆秀山巨丰堰4个工程申报成功。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8项。

(3)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别迭里公路口岸开通

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别迭里公路口岸9月3日开放通关。别迭里口岸是中吉两国开放的第三个陆路口岸,预计2027年完成全部工程建设后实现常年不间断开放。(中吉两国开放的三个陆路口岸分别是伊尔克什坦口岸、吐尔尕特口岸和别迭里口岸。伊尔克什坦口岸和吐尔尕特口岸已经开放并投入使用,它们为两国之间的贸易和人员往来提供了便利。别迭里口岸则是中吉两国开放的第三个陆路口岸,位于中吉边境6号界标区域,国门区海拔达到2754米,距离乌什县城140公里,距离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州卡拉科尔市230公里。别迭里口岸的临时开放,标志着中吉两国在加强边境口岸建设方面的进一步努力,有助于完善新疆陆路口岸布局,进一步便利中吉两国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

(4)截至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82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82亿美元,较7月末上升318亿美元,升幅为0.98%,规模稳中有升。

(5)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福建厦门开幕

9月8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福建厦门开幕,来自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参展参会。本届投洽会为期四天,以“投资链接世界”为主题,展览面积12万平方米。大会期间将发布《中资企业国别发展报告》等权威信息。作为本届投洽会的主宾国,匈牙利设置了450平方米的国家馆,推介匈牙利的投资环境和特色文化。

(6)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广州开幕

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联合举办的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9月8日在广州开幕。宣传周期间,将举办网络安全博览会、网络安全协同治理论坛等活动,集中发布一系列网络安全领域重要成果,并在全国范围内举行校园日、个人信息保护日等系列主题日活动。

(7)世界消防救援锦标赛首次在中国举办

9月7日至10日,国际消防救援体育联合会发起,应急管理部、黑龙江省主办的世界消防救援锦标赛在哈尔滨举行,来自11个国家的队伍,在攀登挂钩梯、消防百米障碍等四个项目中展开角逐。该国际赛事是首次在我国举办。

(8)我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2024年9月8日,我国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自11月1日起施行。

新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删除了最后仅剩的两个制造业条目。这就意味着,从11月1日开始,在制造业领域的准入环节,外资和内资将完全享受同等待遇。

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自2013年我国首次发布实施上海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十多年来,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历经数次修订。目前,全国版已从最初的93项瘦身到非制造业领域的29项,缩减了三分之二以上。

(9)第17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

当地时间9月8日晚,第17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以94金、76银、50铜,共计220枚奖牌的成绩,连续六届残奥会位列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

巴黎残奥会闭幕 式在法兰西体育场内上演,各体育代表团旗手陆续入场,中国代表团的闭幕 式旗手是打破尘封10年世界纪录的男子视障跳远运动员邸东东和本届残奥会收获7枚金牌的女子游泳运动员蒋裕燕。

本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参加了19个大项的比赛,其中18个大项获得奖牌,获奖面扩大,创造了20项世界纪录。

闭幕 式上,新当选的6位国际残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亮相。我国残疾人举重运动员谭玉娇也位列其中,她是首位当选的中国运动员。

在会旗交接仪式上,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将会旗交给下一届残奥会东道主洛杉矶市市长巴斯。

随着法兰西体育场内残奥圣火熄灭,巴黎残奥会落下帷幕。

(10)2024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发布

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4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生动讲述了李校堃、王芬、刘华东、于洁、彭玉生、黄柳平、周树强、周兴露、高金荣、周晓玲等个人,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兼容技术创新教师团队的感人故事。他们心有大我、敬业立学,以仁爱之心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良好师德师风和强烈责任担当。闪亮的名字——2024最美教师发布仪式将于9月10日22时36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学习强国、央视网、央视频同步直播。

(11)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丰硕

9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以来,中国与东盟贸易年均增速7.5%;中国连续15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4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截至今年7月,中国同东盟国家累计双向投资超过4000亿美元。

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9月24日至28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为“亲诚惠容同发展,镶钻成冠创未来”。此外,第21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也将在广西南宁举办。

(12)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里昂开赛

法国当地时间9月10日,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里昂开幕。中国代表团共派出68名选手参加包括运输与物流、制造与工程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等六大领域全部59个项目的比赛,这是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人员规模最大、项目最全的一次。

(13)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闭幕

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9月11日在厦门闭幕。本届投洽会共有近8万名国内外客商参展参会,据初步统计,688个项目在大会期间达成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额达4889.2亿元。

(14)2024年服贸会开幕 新服务新技术集中亮相

为期5天的2024年服贸会9月12日正式开启。本届服贸会汇集了各类前沿数字技术赋能的最新应用,重点展示服务贸易发展新成就、新趋势。拥有2台7轴机械臂的双臂复合机器人、能装600—1000件包裹的无人快递车,众多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最新成果和最新技术集中亮相,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全球服务贸易领域的“首秀场”。

9月12日,服贸会还举办了全球服务贸易企业家峰会、通用人工智能算力论坛等数十场论坛会议和活动。在成果发布方面,共有29家企业及机构发布新成果43项,涵盖电信、文旅服务、健康卫生等领域。

(15)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举行

9月11日至13日,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正在陕西举行,除焊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外,首次设置人工智能训练师、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向汽车维修工及网约配送员三个工种的比赛,全国各地近550名选手参加。

(16)2025年起启动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坚持小步调整、逐步到位。从2025年1月1日起,原法定退休年龄60周岁的男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4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迟至63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4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迟至58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2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迟至55周岁。

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坚持弹性实施、自愿选择。职工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选择弹性提前或弹性延迟退休,最长不超过3年,且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

(17)2024年全国科普日启动

2024年全国科普日9月15日拉开帷幕,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在主场活动中,中国科技馆展出了低速风洞模型、户外自重构蜗牛机器人等内容,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据统计,2024年全国科普日期间,全国将举办“千馆展览探未来”“万场报告话前沿”“千万IP创科普”等18万场不同形式的科普活动,为公众搭建高质量科普平台。

(18)首届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

9月14日,首届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湖北武汉开幕,主题为“赓续长江文脉,共创时代华章”。艺术季联合长江流域13个省(区、市),将举行电影周、阅读周、非遗展等活动,共同弘扬长江文化,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艺术季将持续至11月4日。其间,还将同步开展主题文化惠民活动,让群众共享新时代长江文化精品。

(19)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闭幕 中国代表团位居金牌榜首位

当地时间9月15日晚,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里昂闭幕。中国代表团在全部59个项目中,共获得了36枚金牌、9枚银牌、4枚铜牌,位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首位。闭幕 式上,中国上海作为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的举办地,与法国里昂进行了世界技能大赛会旗交接。

(2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中秋晚会》今晚向全球播出

9月17日8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中秋晚会》将与全球受众见面。晚会分为《月出》《月华》《月明》三个篇章,通过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带领受众感受意境之美、文化之美、科技之美,同享“天涯共此时”的中秋之夜。

(21)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 各地举行活动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之际,全国各地举行多种形式纪念活动,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9月18日上午,在辽宁沈阳,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残历碑前举行,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老同志代表、抗战烈士遗属代表、部队官兵、青年学生等一千余人参加仪式。大家共同撞响警世钟,14响钟声代表中华民族14年浴血抗战的艰难历程。

(22)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将于9月25日在杭州举办

记者从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将于9月25日至29日在浙江杭州举办,展示数字贸易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龙头企业参展。

(23)第七届进博会首票进境展品抵沪通关

9月18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票进境展品——一辆电动三轮概念车运抵上海。针对本届进博会,上海落实通关便利化措施18条,展品进出可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监管。

(24)我国将完善县域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

记者9月18日从民政部了解到,我国将健全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县级综合养老服务平台,打造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一站式”窗口,在村(社区)层面设置短期托养、日间照料、老年助餐、上门服务等功能。

(25)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揭牌运作三周年 超4200万人次出入境

据珠海边检总站统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揭牌运作三年来,出入境人员超4200万人次,车辆超502万辆次,年均增幅分别达到94.6%和55.1%。其中澳门居民约1000万人次,约占出入境总人数的23.6%,同比增幅126.8%。

(26)我国耕地3年净增1758万亩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9日上午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近年来,通过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推动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等措施,全国耕地总量自2021年以来增加1758万亩,实现连续3年净增加,遏制了耕地持续多年减少的态势。特别是2023年,南方省份净增加739万亩,扭转了耕地“南减北增”局面。

(27)中央宣传部追授杨士莪“时代楷模”称号

中央宣传部日前追授杨士莪“时代楷模”称号。杨士莪,生前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是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和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他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全力投身水声科学研究,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实现了重大创新突破。他潜心治学、甘于奉献,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9月19日晚,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时代楷模发布厅》栏目将讲述他的先进事迹。

(28)我国成立首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

记者9月21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首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在杭州成立。基地以造就一批国家重大战略急需的高层次卓越工程师为目的,订单式培养“高精尖缺”工程技术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并建设全球工程技术人才共享交流平台。

(29)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幕

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9月20日在安徽合肥开幕。大会聚焦人形机器人、高端装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核心展示板块,促成合作项目718个,投资额3692亿元。

(30)《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自律公约》签署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组织81家电商平台集中签署《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自律公约》,要求对标注“旗舰店”“官方”“授权”等相关字样的店铺,平台应当审核其权利证明等,加大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31)金秋好时节 各地欢庆“中国农民丰收节”

金秋时节,神州大地稻菽金黄,瓜果飘香。9月22日,各地群众以多种形式欢庆中国农民丰收节,共享收获的欢乐。

今天,“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河南开封兰考县举行,活动由致敬丰收、致敬农民、致敬农耕3个板块组成,每个板块都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丰收节期间,山东16个地市的特色农产品展示了乡村振兴的新成果。在云南,“乡村振兴你我同行”等系列庆丰收活动开启。在安徽,农业新品种、农机新装备吸引很多农民前来参观。在黑龙江,活动紧紧围绕“报丰收、展丰收、品丰收、助丰收、乐丰收、庆丰收”6个环节,全方位展现了“三农”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乡村振兴的繁荣景象。

(32)我国首个永久基本农田查询平台上线

9月23日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我国首个永久基本农田查询平台上线,向全社会提供查询服务。公众可通过在微信搜索永久基本农田查询平台小程序等多种渠道,查询到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空间位置等信息。

(33)第三届亚洲国际水周在北京开幕

以“共促未来水安全”为主题的第三届亚洲国际水周9月24日在北京开幕,来自66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大会,会上签署了《北京宣言——第三届亚洲国际水周亚洲水声明》。

(34)我国已建成国家药品智慧监管平台

国家药监局指出,我国已建成国家药品智慧监管平台。监管部门加强药品监管大数据应用,推进重点品种实现生产线赋码、全流程可追溯。同时,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制度;结合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网络销售增长实际,持续推进网络销售检测平台建设。

(35)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

9月25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与会专家表示,要把贯彻落实党的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同学习领会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紧密结合,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36)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举行

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9月25日在北京举行。论坛期间发布了《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2023)》,指出“一带一路”交通互联互通正稳步推进,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海上航线覆盖100多个国家,国际航空货运通达60多个国家。

(37)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启动

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9月25日在杭州启动,本届数贸会以“数字贸易 商通全球”为主题,首日发布了《中国数字商务发展报告》。此外,400余项新产品、新技术将首发首秀。此次数贸会吸引了123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参会参展,规模为历届之最。

(38)中央政府赠港大熊猫“安安”“可可”9月26日抵达香港

中央政府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第三对大熊猫“安安”“可可”,9月26日凌晨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出发,上午11时左右降落香港国际机场,并前往香港海洋公园定居。

(39)“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三代接力戍边 忠诚爱国

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巴依卡一家三代人接力守卫边境。作为家中的第二代护边员,巴依卡在近40年的戍边生涯里,为边防官兵指向带路、巡边护边,行程超过3万公里。近日,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被授予“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

(40)“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田华:我是党的女儿

她的一生与银幕紧紧相连,从“白毛女”到“党的女儿”,她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定格在几代中国观众心中,她就是“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

“永远做党的好女儿”。田华始终恪守着文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根本立场。她主演和参演了数十部反映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主旋律题材影片,塑造了渔家女、公安战士、法官一个个中国女性的新形象。离休后的田华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重大演出、赈灾义演,田华召之即来;捐书本,修小学,以赤子情怀投身社会公益事业。

(41)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30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壮阔的天安门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广场中央,“祝福祖国”巨型花篮表达着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福。巍然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侧,两组花坛上镶嵌着白菊等鲜花组成的18个花环,寄托着全体中华儿女对英烈的深切缅怀。

5.科技成就

(1)我国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开始掘进

9月1日,在山东省济南市黄河北岸,直径17.5米的“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缓缓转动,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开始盾构掘进,我国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穿黄之旅”正式启程。

近年来,济南市大力实施“携河北跨”战略,跨越黄河的交通设施密度不断增加。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穿越黄河和沿线多条公路,全长5755米,其中盾构段长约3290米。

“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直径17.5米,相当于6层楼高,配备带压复合型刀盘、伸缩式主驱动等先进装备,搭载超前地质预报、同步注浆检测等智能化装备系统。

(2)我国科学家在超高纯石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9月3日,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王炯辉科研团队攻克石墨高温纯化关键技术,成功开发出纯度达到99.99995%以上的超高纯石墨产品,标志着我国超高纯石墨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超高纯石墨指含碳量99.99%以上的石墨,具有自润滑性好、导电性好、耐腐蚀耐高温、化学稳定性优良等特点。

王炯辉科研团队突破行业传统设计,联合业内领先装备制造企业自主研制开发连续式石墨纯化工艺及装备,通过物理化学提纯、低温高温连续提纯、超高真空提纯等多种技术组合的梯次提纯,将石墨纯度从95%提升到99.99995%以上,并保持产品质量稳定。难能可贵的是,合理的联合工艺路径使产品在生产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

(3)长光卫星发布世界首个高清全球年度一张图

9月2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布世界首个高清全球年度一张图——“吉林一号”全球一张图。作为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十年的重要成果、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吉林一号”全球一张图可为各行业用户提供全球高清卫星遥感数据及应用服务,助力农林水利、自然资源、金融经济等领域高质量发展。该项成果填补了国际空白,其分辨率、时效性及定位精度等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高精度地理空间信息的核心载体,“吉林一号”全球一张图是精准描述全球时空格局变化的重要依据,对构筑世界级精细化遥感应用服务体系具有战略性意义。通过对大区域、多时相、高精度卫星影像进行动态特征分析,可精准掌握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全球农作物种植结构分区、全球重要目标变化监测等多维信息,为世界各国精准应对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国防安全等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4)我国天问三号任务计划在2028年前后实施两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

天问三号是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探测器。2024年9月5日,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介绍,天问三号任务计划在2028年前后实施两次发射任务。天问三号任务将开展国际载荷合作、样品和数据共享、未来规划共同研究等三方面的国际合作。

(5)“深海一号”船圆满完成1000公里多波束测线任务

历时22天,经过50条测线航线的航行,“深海一号”船于9月7日完成1000公里多波束测线任务。多波束测线就是在船舶航行过程中,通过多波束设备给海底“做实时B超”,掌握海底地形和水深情况。结合这些数据,科学家们可以对调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及分布情况进行推测,优化研究设计。

(6)《2024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日前发布

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综合指数为1431点,同比增长9.07%。北斗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健,已经实现亿级量产规模,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各种类型的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总量接近2700万台/套。

(7)玉兔二号月球车传回最新影像

“玉兔二号”月球车近日完成了第71个月昼的工作,并传回最新拍摄的月背影像图。“玉兔二号”2019年1月登陆月背,累计工作时间近5年零9个月,远超三个月的设计寿命。在71个月昼工作期间,“玉兔二号”不仅获取了嫦娥四号着陆区月表形貌、浅层构造、物质成分等地质信息,还对月球背面地质演化乃至月壳早期演化历史等科学问题提供了拥有重要价值的科学数据。

截至目前,“玉兔二号”已经在月球行走了1613米,是世界上在月球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

(8)我国500毫米口径激光通信地面站建成投入运行

我国自主研制的500毫米口径激光通信地面站日前在帕米尔高原建成,并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相较于传统微波通信,激光通信的频谱资源和带宽可提高十倍到近千倍。该站的建成将有效提升卫星数据传输效率,为遥感观测等航天工程任务提供重要支撑。

(9)“海葵一号”和“海基二号”两大国之重器同时投产

9月19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深圳海域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和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同时投产,可以让所在的流花油田开采寿命延长30年。这种深海油气开发模式的创新应用在国际深水油气开发领域尚属首次,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装备的设计、建造和安装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10)C919大型客机首次飞抵拉萨

9月19日,中国商飞公司一架C919飞机从四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起飞,经过2小时8分钟飞行,平稳降落在西藏拉萨贡嘎国际机场,这是C919飞机首次飞抵拉萨。此次进藏试飞,将为后续C919飞机满足高原航线运行需求和高原型研发奠定基础。

(11)嫦娥六号样品世界首次揭示月背物质特性

我国科学家发表了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首个科学研究成果。这项科学成果利用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获得的珍贵月球样品,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物质的基本特性。

此前,人类共对月球进行了10次采样,包括我们的嫦娥五号样品,均位于月球正面。嫦娥六号采样点位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这片区域是月球上最古老也是最深的陨石撞击盆地,对于研究月球形成演化历史、研究月球内部物质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初步研究显示,相较于嫦娥五号样品而言,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颜色要略浅偏灰色、密度更小更松散,颗粒来源也更为复杂,而且其矿物种类更加丰富,记录火山活动的玄武岩中很少有橄榄石,说明其岩石成因和嫦娥五号样品相比存在着显著差异。相关研究成果为人类探索月球奥秘提供了重要支撑。

(12)中国天眼FAST核心阵试验样机建设正式启动

9月25日,中国天眼FAST核心阵试验样机建设正式启动。科研团队将利用FAST周边优良电磁环境优势,建设由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与FAST组成的观测核心阵,有效提升其分辨率、精确定位和精细成图能力,拓展天文科学研究领域。

(13)力箭一号遥四商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9月25日7时33分,力箭一号遥四商业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中科卫星01星、02星等5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的第4次飞行。

(14)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

9月27日18时3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实践十九号卫星还搭载了泰国、巴基斯坦等5个国家申请搭载的载荷,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15)中国登月服外观首次公开亮相

9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面向社会发布登月服征名活动,并首次公开中国登月服外观。此次亮相的中国登月服外观,上身装饰带设计融合了飞天飘带的优雅飘逸和传统铠甲的硬朗厚重,体现了刚柔并济的中国哲学;腿部装饰带设计成火箭升空尾焰造型,与上身呼应,形成一飞冲天的势态,体现了中国腾飞的设计理念。

(16)西气东输四线首段工程建成投产

9月29日,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到哈密段成功通气,标志着西气东输四线首段工程建成投产。首段工程全长583公里,年设计输气量达150亿立方米。四线全线投产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送能力从原来770亿立方米的基础上增加到920亿立方米。

6.新法速递

(1)《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自9月1日起施行,对定密管理制度作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加强保密科学技术创新和防护,鼓励和支持保密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同时,进一步规范了网络信息和数据保密管理,加强网络使用保密管理,明确网络运营者的配合义务,完善数据保密管理制度。

(2)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条例》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备案审查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有关规定,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法规规章备案条例》进行了修订。

一是完善立法目的,明确工作要求。二是扩大备案范围,规范备案程序。三是明确备案审查方式和审查期限,完善审查事项。四是细化法规规章纠错规定。五是健全备案审查相关制度机制。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4年9月13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9月21日起施行。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修订后的国防教育法共六章,包括总则、学校国防教育、社会国防教育、国防教育保障、法律责任及附则。

修订后的国防教育法明确了国防教育的内涵定位,明确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明确国防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职责,完善学校国防教育体系,拓展社会国防教育范围和渠道,加强国防教育的保障等。

本法规定,国家在全体公民中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履行国防义务为目的,与国防和军队建设有关的理论、知识、技能以及科技、法律、心理等方面的国防教育。

在学校国防教育方面,明确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法着眼于构建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的国防教育体系,对小学和初级中学、高中阶段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途径等进行了补充完善。

在社会国防教育方面,本法与预备役人员法有关规定相衔接,明确预备役人员所在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开展预备役人员教育训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国防素养,发挥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修订后的国防教育法还对媒体网络和文化传播、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国防教育场所等作出规范。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决定》

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4年9月13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6)《烈士褒扬条例》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烈士褒扬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8章70条,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是进一步明确工作原则。规定烈士褒扬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家褒扬、纪念和保护烈士,维护烈士尊严荣誉,保障烈士遗属合法权益,宣传烈士事迹和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完善烈士评定条件和程序。

三是完善抚恤优待和服务保障。加强荣誉激励和优待帮扶。

四是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增加规定政府及有关部门职责。

五是加大宣传弘扬力度,建立健全烈士祭扫制度和礼仪规范。

(7)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解释(一)》

据最高人民法院官微,民法典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为正确实施民法典,回应社会关切,结合审判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解释(一)》(法释〔2024〕12号,下称《解释》),于2024年9月26日正式发布,并自2024年9月27日起施行。

最高法民一庭负责人就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司法解释(一)答记者问时表示,《解释》共计26条,除了第26条是关于施行时间及效力的规定外,其余25个条文都是针对具体问题作出的规定。

一是明确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的侵权责任。将监护纳入侵权责任调整的民事权益予以保护,加强对拐卖、拐骗儿童行为和其他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的侵权行为的民事制裁,与刑事制裁共同构成制裁违法、救济权益的一体两翼,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益,维系亲情稳定。

二是明确监护人责任,教唆、帮助侵权责任和教育机构责任的实体和程序规则。依法认定监护人和受托履行监护职责的人,教唆、帮助侵权人,教育机构以及校外侵权人的民事责任,强化监护职责的履行,坚决制裁教唆、帮助侵权,支持合理诉求,助力家校和谐,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护航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三是明确用人单位责任的适用范围和劳务派遣关系中的侵权责任形态。明确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任务中实施犯罪不影响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责任,并协调刑事追缴、退赔与民事赔偿的关系。分别规定了在执行用人单位工作任务中实施的违法行为造成他人损害、承揽人根据定作或指示完成工作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的不同侵权责任,确保法律规定正确适用,依法维护劳动群众合法权益,保障被侵权人的损害得到填补。

四是明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相关适用规则。就机动车投保义务人与交通事故责任人不是同一人的责任承担,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第三者的认定,因转让拼装车、报废车造成损害时责任承担的主观要件问题,我们贯彻严的基调,强化法定义务的履行和违法制裁,更好地保护群众出行安全,保障被侵权人充分受偿。

五是明确缺陷产品造成的产品自身损害(即产品自损)属于产品责任赔偿范围。正确阐释立法精神,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消费者高效便捷维权。

六是明确规定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致人损害不适用免责事由。准确阐明民法典“最严格的无过错责任”立法精神,强化动物饲养人、管理人责任意识,维护动物饲养管理秩序,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是明确高空抛掷物、坠落物致害责任的实体和程序规则。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依法合理确定具体侵权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的责任顺位和责任范围,依法支持被侵权人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头顶上的安全”,消除“悬在城市上空的痛”。

(8)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9章64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是提出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总体要求和一般规定。明确鼓励网络数据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对网络数据实行分类分级保护,积极参与网络数据安全相关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加强行业自律,禁止非法网络数据处理活动。二是细化个人信息保护规定。要求网络数据处理者提供便捷的支持个人行使权利的方法和途径,不得设置不合理条件限制个人的合理请求。三是完善重要数据安全制度。四是优化网络数据跨境安全管理规定。五是明确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义务。

7.地方要闻

(1)2024年国际蜂联亚洲蜂业科技成果展在京举办

9月2日到4日,2024年国际蜂联亚洲蜂业科技成果展在北京举办,亚洲最新蜂产品、养蜂技术设备等亮相展会。其间,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签约落地密云,将加快蜜蜂等资源昆虫科技成果转化。

(2)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圆满落幕

本届数博会以“数智共生:开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未来”为主题,聚焦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动态。会上,1300余项数据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应用悉数亮相,全方位展示了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3)澳门、湖州获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授牌

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9月12日在日本京都举行授牌仪式,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浙江省湖州市获得授牌。另外获得授牌的还有日本镰仓市、韩国安城市。由中日韩三国共同发起的“东亚文化之都”评选从2013年开始,旨在发挥三国文化传统相近的优势,加强交流合作。

(4)2024北京文化论坛开幕

2024北京文化论坛9月19日在京开幕。中外嘉宾表示,要加强文化传承,秉持对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珍惜之心,使文明基因和符号融入现代生活和日常空间。

要推动文化繁荣,遵循艺术规律,发挥作家艺术家创作个性,激发人们利用互联网广阔空间进行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推出更多优秀作品。要深化文明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2024北京文化论坛以“深化文化交流 实现共同进步”为主题,由中宣部和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5)第七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今天开幕

第七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9月21日在甘肃敦煌开幕。本届文博会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共有来自5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800多名嘉宾参加,其间将举办敦煌论坛、文化展览等18项活动。

(6)第34届电视剧“飞天奖”第28届电视文艺“星光奖”颁奖典礼在厦门举行

9月21日,第34届电视剧“飞天奖”、第28届电视文艺“星光奖”颁奖典礼,在福建厦门举行。《问苍茫》《人世间》《繁花》《三体》等16部以现实题材为主的电视剧作品荣获“飞天奖”,《最美中轴线》等14部作品获得“星光奖”。

(7)内蒙古考古发掘出土体量最大红山文化玉龙

9月22日,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发现红山文化晚期规模最大积石冢,建筑遗存为“南坛北冢”,墓葬兼祭祀为一体,出土玉器百余件,其中,长约15.8厘米的玉龙是我国考古发掘出土体量最大红山文化玉龙。

(8)2024年中国国际智能传播论坛在江苏无锡举行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4年中国国际智能传播论坛,9月26日在江苏无锡举行。论坛以“新视界 ‘智’发展”为主题,与会中外政要、专家学者和媒体界人士围绕以智能传播引领媒体新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转化为新质传播力和媒体引领力等展开讨论。

(9)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上海开幕

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9月27日在上海开幕。本届大会以“设计无界、新质生长”为主题,来自全球设计行业组织、院校、领军企业代表等,将通过论坛、圆桌对话、展览、设计嘉年华等近50场活动,共享不同领域的设计理念、前沿技术和市场趋势,共同推动全球设计创新发展。

(10)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曲阜开幕

9月27日,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曲阜开幕。中外嘉宾认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发展,也对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孔子文化节作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有效载体,在推动世界文明对话、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中外嘉宾表示,包括孔子思想在内的各国思想家的宝贵遗产,需要我们共同守护。要从伟大先哲的思想中汲取滋养,使其展现永久魅力、焕发时代光彩。要把握数字化发展时代机遇,让文化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心田。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在文学艺术、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让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加绚烂多彩。

二、国际部分

1.“感知中国”等系列活动走进新西兰

9月9日,“感知中国-敦煌文化走进新西兰”活动在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举行。活动精选了多件敦煌壁画、彩塑作品、石窟模型等,还对一些重要洞窟进行了数字化还原,增进中新两国人文交流。

此外,9日—10日,新西兰中国电影节和中新青年人文交流对话会等活动也在奥克兰举行。

2.第79届联大开幕 联大主席呼吁建立信任

第78届联合国大会9月10日上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喀麦隆前总理菲勒蒙·扬宣誓就任新一届联大主席。10日下午,第79届联合国大会开幕,菲勒蒙·扬在开幕致辞中说,和平与安全至关重要,国际社会应努力解决地区冲突,他还呼吁各方尽一切努力缓解紧张局势,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信任。他说,联合国是一个寻求多边解决方案的场所,在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时,联大仍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

3.联大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12个月内结束对巴勒斯坦领土的非法占领

第十次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9月18日以压倒性票数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在未来12个月内结束对巴勒斯坦领土的非法占领,及时履行根据国际法应承担的所有法律义务。决议要求以色列从巴勒斯坦被占领土撤出所有军事力量;终止其非法政策和行动,包括立即停止所有新的定居点活动,从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撤出所有定居者,归还巴勒斯坦的土地和其他不动产,允许所有在占领期间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返回原居住地等。

4.“未来能源”主题活动在纽约举行

在联合国未来峰会召开前夕,“未来能源”主题活动9月21日在美国纽约举行并发布《未来能源宣言》,旨在增进全球能源领域交流合作、推动各方共促世界能源变革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此次活动由中国发起成立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共同举办。来自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00多位嘉宾出席活动。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致辞中说,如何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打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是需要国际社会共同思考的重大课题。国际社会应加强团结合作,妥善应对气候变化加剧、自然灾害频发等挑战,推动公正有序的能源转型,加快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傅聪介绍了中国近年来绿色发展的成就,指出中国是绿色低碳转型的领军者、能源转型国际合作的促进者、全球能源和气候治理的贡献者,绿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亮丽底色。

联合国秘书长气候行动特别顾问塞尔温·哈特在致辞中称赞中国为助力全球绿色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同时强调要关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公平性问题,目前大多数清洁能源投资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先进经济体,而众多发展中国家却未能获得足够投资。

5.金砖国家系列人文交流活动在俄罗斯举行

9月23日,2024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暨人文交流论坛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来自金砖国家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120余名代表围绕“金砖国家的现代化之路”主题展开研讨交流。此外,《熊猫剧场》年度开播暨金砖国家影视文化交流活动、“金砖国家文明对话”系列活动、“金砖机遇”青年交流对话会等近日也在俄罗斯举行。

6.中国军事文化周在巴西圆满落幕

9月27日,为期一周时间的中国军事文化周在巴西落幕。本次活动以“守护和平、命运与共”为主题,通过国防政策对话、联合军乐演出、主题图片展览和文化产品推介等形式,宣讲中国国防政策,传播军事文化。这也是我国首次在拉美地区举办的重大主题军事外宣活动。

2.《关于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

建设健康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健康中国建设在农村地区的具体实践,是实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与农村居民需求还存在不小差距,健康环境亟待改善,健康生活方式尚需进一步普及。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现就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遵循乡村发展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律,以乡村两级为重点,补齐农村卫生健康服务短板,从健康影响因素的广泛性、社会性、整体性出发,践行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统筹各方面力量和政策措施协同推进,更好地维护农村居民健康,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健康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健康保障。到2030年,乡村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居民能够便捷获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个人医疗卫生负担可承受;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重大疾病危害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到2035年,建成健康乡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差距和居民健康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将健康理念融入乡村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服务人民群众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完善政府、社会、个人多方参与、合力推进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乡村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遵循发展规律,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分区分类明确目标任务,合理确定实施路径,推动建成符合地方实际、群众可感可及的健康乡村。三是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农民期盼中找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政策统筹,一以贯之、狠抓落实、稳扎稳打,不断提升健康乡村建设实效。

二、重点任务

(一)提升乡村医疗服务水平。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深化县域综合医改,强化和拓展县域医疗卫生体系服务功能;进一步改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条件,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布局,推进远程医疗向乡村覆盖,建立远程影像、心电、会诊等中心;发展壮大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稳步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生规模,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着力提升人员素质,优化人员结构,合理保障待遇水平,分类解决乡村医生养老和医疗保障问题;改革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城市支援健康乡村建设机制;创造条件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医保定点范围;加大医保基金支持力度,优化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二)提升乡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农村地区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等重点疾病防治,健全城乡一体、上下联动、功能完备的疾控网络,探索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监督员制度,促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落地见效。村卫生室按照《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标准》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疫情早期识别和应急处置水平,持续推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效。发挥村民委员会及其公共卫生委员会作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协调联动,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传染病和重大疫情防控处置等工作;开展卫生健康政策宣传、居民健康教育等活动,初步建立起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公共卫生治理机制。

(三)强化乡村中医药服务。坚持中西医并重,扩大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供给,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力争实现全部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加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创造条件开展中医馆、中医阁服务内涵建设。推进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项目建设,提高县级中医医院中医特色优势专科服务能力、急诊急救能力和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推进普遍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加强中医药签约人员配置。

(四)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强化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扩大受益人群覆盖面。加强预防接种服务,积极推进遏制微生物耐药。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知识普及和健康教育,推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地中海贫血防控服务,促进健康孕育。鼓励积极开展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服务,提高科学育儿能力。深入实施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脱贫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脱贫地区儿童营养改善等项目。巩固完善以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基层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鼓励县级及以上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辖区内托幼机构建立联系,定期上门对接,加强卫生保健指导。推动落实《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将儿童青少年肥胖纳入特定健康问题哨点监测项目重点监测内容。推动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实施方案》,建立视力健康档案,有重点地开展近视干预活动。组织开展老年口腔健康、营养改善、痴呆防治、心理关爱和听力健康促进5项行动。鼓励乡镇卫生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以及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患者开展针对性健康服务。

(五)改善乡村健康环境。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动有条件的农村稳步普及卫生厕所,科学选择改厕技术模式。分区分类重点治理人口居住集中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协同推进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厕所粪污、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分类管控乡村噪声污染,加强对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引导村民自觉减少噪声排放,严控噪声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向乡村居住区域转移。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逐步提高清洁能源在满足农村烧饭、取暖等日常生活需求以及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农业生产和加工领域的比重。按照《健康村建设规范(试行)》《健康乡镇建设规范(试行)》要求,有序推进健康村、健康乡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共同做好农村健康环境建设工作。

(六)普及乡村健康生活方式。把转变农村居民思想观念、推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卫生健康热点问题,聚焦重点人群,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制定乡村健康公约和健康守则等行为规范,大力开展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活动。推进“健康知识进万家”,推动健康知识入脑入心,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鼓励和引导乡村居民加强个人健康管理,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降低人群超重肥胖率。加强农村地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展针对青少年近视等问题的体育干预,配备适合学龄前儿童大动作发展和身体锻炼的设施设备。举办乡村体育赛事活动,促进三大球、乒乓球、太极拳、八段锦等项目在农村推广普及。强化农村地区营养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开展农村地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推动居民合理膳食和健身生活化、普及化。推动各地将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纳入对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目标管理。

(七)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健康产业。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围绕乡村旅游、中草药种植加工等,指导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发展乡村健康产业。开展乡村旅游餐饮提升行动,带动提升乡村居民在食品卫生、营养健康、饮食烹饪等方面知识、技术的普及,促进形成与当地气候、物产、文化、风俗等相适应的,特色鲜明、科学合理、卫生健康的饮食习惯。

(八)防止规模性因病返贫致贫。防止规模性因病返贫致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长期性、底线性任务。要进一步健全防止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及时做好分类救治等健康服务,按照规定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和社会救助措施,引导社会力量予以帮扶。树牢底线思维,继续精准施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因病返贫致贫的底线。

三、工作要求

(一)健全工作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落实工作任务。发展改革部门将有关建设任务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规划,推进乡村健康服务提升。民政部门指导落实社会救助等政策措施。财政部门加强经费保障。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强指导,推进健康环境建设等重点工作。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等部门按职责指导健康产业相关工作。体育部门支持农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推广全民健身,推进体卫融合、运动康养发展。医保部门落实医保政策,优化乡村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中医药管理部门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服务能力建设。疾控部门依职责推进乡村两级公共卫生工作。

(二)开展成效监测。充分利用现有监测平台,明确健康乡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监测指标、监测方法,组织开展监测。强化监测结果运用,对于建设成效显著的省份,在相关项目资金安排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并予以通报表扬;对于建设进展滞后、成效不明显的省份加强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地方和单位要充分利用监测平台和监测结果,加强对健康乡村建设工作的科学研判和规范管理,有针对性完善推进措施,推动健康乡村建设取得更加扎实的进展和成效。

(三)加强交流宣传。通过举办培训班、推广健康乡村典型案例、组织现场观摩、编发工作简报等形式,加强健康乡村建设经验做法交流学习,点面结合,指导各地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广泛深入宣传健康乡村建设行动取得的进展成效,强化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形成全社会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4.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若干意见》提出,到2029年,初步形成覆盖面稳步扩大、保障日益全面、服务持续改善、资产配置稳健均衡、偿付能力充足、治理和内控健全有效的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框架。保险监管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监管能力和有效性大幅提高。到2035年,基本形成市场体系完备、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监管科学有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保险业新格局。

《若干意见》强调,要严把保险市场准入关,严格保险机构持续监管,严肃整治保险违法违规行为,有力有序有效防范化解保险业风险。要丰富巨灾保险保障形式,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要深化保险业改革开放。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9月13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2030年,县级中医医院力争实现医疗服务能力达标率、中医类别医师占比达标率、二级甲等达标率等全面提升。

《意见》提出,到2030年,除人口小县外,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院全覆盖,县级中医医院发展环境更加优化,设施设备更加完善,人员配备更加合理,服务管理更加精细化,引领县域中医药发展的龙头地位更加突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成效更加显著,中医药服务能力和综合救治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为实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提供中医药保障。

《意见》明确,加强县级中医医院设置。加快推进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县级行政区域已设置县级中医医院的,不得在医联体等各类建设过程中,变相地取消、合并县级中医医院,不得委托企业或其他营利性机构管理经营。除人口小县外,尚未设置县办中医医疗机构的,优先设置县级中医医院。到2025年,80%以上县级中医医院力争达到二级甲等以上中医医院水平,500所左右县级中医医院力争达到三级中医医院水平。

改善县级中医医院办院条件。按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科学规划县级中医医院床位规模和院区布局,加快院容院貌和陈旧设施改造,合理规划设置分院区。鼓励县级中医医院开展病房改造,提升二人间、三人间病房占比。加强大型医用设备和中医药常用设备配置,重点完善急诊、重症、手术室、抢救室等设施设备。加快医院保障性设施改造和提升,重点推进适老化改造。力争5年内全部达到国家医院建筑耐久性和抗震指标。

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意见》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硬措施,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同时,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没有变,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仍较突出,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任务更加艰巨。为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要坚持以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 二十大精神,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耕地保护作为系统工程,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尊重规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久久为功,充分调动各类主体保护耕地积极性,提高耕地生产能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工作中要做到:

——坚持量质并重。在保持耕地数量总体稳定前提下,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真正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切实做到数量平衡、质量平衡、产能平衡,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整补散。

——坚持严格执法。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分级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整合监管执法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

——坚持系统推进。把耕地保护放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考量,落实好主体功能区战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坚持永续利用。处理好近期与长远的关系,推进耕地用养结合和可持续利用,保持和提升耕地地力,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更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发展空间。

主要目标是: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5.46亿亩,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耕地保护责任全面压实,耕地质量管理机制健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严密规范,各类主体保护耕地、种粮抓粮积极性普遍提高,各类耕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支撑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

(一)坚决稳住耕地总量。逐级分解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到地块并上图入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作为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确保耕地保护红线决不突破。

(二)持续优化耕地布局。南方省份有序恢复部分流失耕地,遏制“北粮南运”加剧势头。各地要结合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开展土壤农业利用适宜性评价,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优质耕地恢复补充等措施,统筹耕地和林地、草地等其他农用地保护。自然资源部要会同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制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推动零星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整合调整,促进集中连片。

(三)严格开展耕地保护责任考核。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国家每年对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对突破耕地保护红线等重大问题实行“一票否决”,严肃问责、终身追责。省级党委和政府对本省域内耕地保护负总责,对省域内各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情况进行严格考核。

三、全力提升耕地质量

(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出台全国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明确建设内容、投入标准和优先序,健全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适应的保障机制,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开展整区域建设示范,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群众参与机制,加强考核评价,对因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而未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地方依规依纪严肃问责。建立健全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完善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手段,确保高标准农田建一亩成一亩。各地要健全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合理保障管护经费,完善管护措施。高标准农田统一纳入全国农田建设监管平台,严禁擅自占用,确保各地已建高标准农田不减少。

(五)加强耕地灌排保障体系建设。科学编制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统筹水土资源条件,推进灌溉面积增加。结合推进国家骨干网水源工程和输配水工程,新建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加快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配套完善灌排工程体系,提高运行管护水平。严格执行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补偿制度。

(六)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统筹推进侵蚀沟治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肥沃耕层构建等综合治理,加强黑土地保护标准化示范建设。完善黑土地质量监测预警网络,加强工程实施评估和成效监测。适时调整优化黑土地保护范围,实现应保尽保。依法落实地方黑土地保护主体责任。健全部门协同机制,统筹政策措施、资金项目等,形成保护合力。依法严厉打击整治破坏黑土地等违法犯罪行为。

(七)加强退化耕地治理。实施酸化等退化耕地治理工程。对酸化、潜育化等退化耕地,通过完善田间设施、改良耕作制度、培肥耕作层、施用土壤调理物料等方式进行治理。加快土壤酸化重点县全域治理。对沙化、风蚀、水蚀耕地开展综合治理,防治水土流失。

(八)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全面摸清盐碱地资源状况,建立盐碱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实施盐碱耕地治理工程,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加强耕地盐碱化防治。梯次推进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培育推广耐盐碱品种和盐碱地治理实用技术。

(九)实施有机质提升行动。制定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方案,改良培肥土壤,提升耕地地力,确保耕地有机质只增不减。加快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推进畜禽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等用地养地措施。建立耕地有机质提升标准化体系,加强示范引领。

(十)完善耕地质量建设保护制度。加快耕地质量保护立法。完善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制度,建立统一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标准、指标。每年开展耕地质量变更调查评价,每5年开展耕地质量综合评价,适时开展全国土壤普查。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完善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投入机制,中央和地方财政要为提升耕地质量提供资金保障。

四、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十一)改革占补平衡管理方式。将非农建设、造林种树、种果种茶等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补充耕地坚持以恢复优质耕地为主、新开垦耕地为辅的原则,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内禁止新开垦耕地,严重沙化土地、严重石漠化土地、重点沙源区、沙尘传输通道、25度以上陡坡、河湖管理范围及重点林区、国有林场等区域原则上不作为补充耕地来源。改进占补平衡落实方式,各类实施主体将非耕地垦造、恢复为耕地的,符合规定的可作为补充耕地。坚持“以补定占”,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前提下,将省域内稳定利用耕地净增加量作为下年度非农建设允许占用耕地规模上限,对违法建设相应冻结补充耕地指标。自然资源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配套政策。

(十二)完善占补平衡落实机制。建立占补平衡责任落实机制,国家管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耕地总量,确保不突破全国耕地保护目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强对省域内耕地占用补充工作的统筹,确保年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市县抓好落实,从严管控耕地占用,补足补优耕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将补充耕地指标统一纳入省级管理平台,规范调剂程序,合理确定调剂补偿标准,严格管控调剂规模,指标调剂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坚决防范和纠正单纯追求补充耕地指标、不顾自然条件强行补充的行为。生态脆弱、承担生态保护重点任务地区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由国家统筹跨省域集中开垦,定向支持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十三)加强对补充耕地主体补偿激励。各类非农建设、造林种树、种果种茶等占用耕地的,必须落实补充耕地责任,没有条件自行补充的,非农建设要按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结合实际,分类分主体制定耕地开垦费等费用标准并及时调整,统筹安排资金用于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各地可对未占用耕地但已实施垦造或恢复耕地的主体给予适当补偿。

(十四)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制度。农业农村部要会同自然资源部出台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办法,完善验收标准,强化刚性约束。垦造和恢复的耕地要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达到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标准且集中连片、可长期稳定利用,质量不达标的不得用于占用耕地的补充。完善补充耕地后续管护、再评价机制,把补充耕地后续培肥管护资金纳入占用耕地成本。补充耕地主体要落实后续培肥管护责任,持续熟化土壤、培肥地力。

五、调动农民和地方保护耕地、种粮抓粮积极性

(十五)提高种粮农民收益。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完善价格、补贴、保险政策。推动现代化集约化农业发展,实施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粮食种植比较收益,调动农民保护耕地和种粮积极性。

(十六)健全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地方抓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形成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耕地保护合力。实施耕地保护经济奖惩机制,对耕地保护任务缺口省份收取经济补偿,对多承担耕地保护目标任务的省份给予经济奖励。

(十七)加强撂荒地治理利用。以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实地核查,摸清撂荒地底数,分类推进治理利用。综合采用土地托管、代种代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措施,尽快恢复生产。

六、积极开发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

(十八)充分利用非耕地资源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加强科技研发和生产投资,推进农业生产技术改造和设施建设,在具备水资源条件的地区探索科学利用戈壁、荒漠等发展可持续的现代设施农业,强化大中城市现代化都市设施农业建设。

七、强化保障措施

(十九)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党的领导落实到耕地保护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承担起耕地保护主体责任,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发展改革、财政、生态环境、水利、林草等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加强协同配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可按照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文件并抓好贯彻落实。

(二十)严格督察执法。建立健全耕地保护“长牙齿”硬措施工作机制,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强化国家自然资源督察,督察地方落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不断提升督察效能。完善行政执法机关、督察机构与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组织人事等部门贯通协调机制,加强干部监督,严肃追责问责;加强行政执法机关、督察机构与公安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的协作配合,强化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刑事司法工作的衔接,统一行政执法与司法裁判的法律适用标准,充分发挥公益诉讼、司法建议等作用。耕地整改恢复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保护农民合法权益,适当留出过渡期,循序渐进推动。

(二十一)加强宣传引导。做好耕地保护法律政策宣传解读。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全社会树立严格保护耕地意识,营造自觉主动保护耕地的良好氛围。

7.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

 

经过努力,就业机会充分、就业环境公平、就业结构优化、人岗匹配高效、劳动关系和谐的局面逐步形成,系统集成、协调联动、数字赋能、管理科学、法治保障的就业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城镇就业稳定增长,失业水平有效控制,劳动参与率基本稳定,现代化人力资源加快塑造,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稳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劳动者就业权益有效维护,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意见》就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促进协调联动、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水平、凝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工作合力等方面,作出二十四项安排。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

copyright ©2006-2021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