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35年,中小学思政课关键地位进一步强化、建设水平全面提高,课堂活力充分激发,优质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实践教学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师队伍专职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大思政课”体系更加完善,评价机制基本健全。【批注1】背景介绍。
“蒙以养正,圣功也。”在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十分必要,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更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新时代的思政课,应该摆脱“照本宣科、按图索骥”的桎梏,摘除“泛泛而谈、言之无物”的标签;注意拉近“教”与“学”的距离,坚持“授业”和“解惑”的统一。做到打造思政“金牌课”,汇聚育人“大能量”。【批注2】立意:打造思政“金牌课”,汇聚育人“大能量”。
而推动这一切的发展,关键还在于人的力量。【批注3】分论点1:而推动这一切的发展,关键还在于人的力量。截至2021年年底,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万人。《意见》明确,到2025年,小学专职教师配备比例达到70%以上,初高中配齐专职教师。可以欣喜地看见,这支可信、可敬、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里,有把“做一个温暖的老师”列为座右铭、拥有30年教龄的路丙辉教授,也有“备课10小时,讲课1小时”的“80后”教师徐川。他们争当立德树人的“先锋者”,做好启智润心的“大先生”,让思政课释放更多“真理的味道”,为青少年学生夯实人生的根基。【批注4】通过数据与案例来论证分论点1。
一堂好的思政课,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上,还要充分运用现实生活这个最丰富、最鲜活的“资源库”。【批注5】分论点2:一堂好的思政课,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上,还要充分运用现实生活这个最丰富、最鲜活的“资源库”。抗击疫情,我们读懂“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脱贫攻坚,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北京冬奥,我们感受到自信自强、包容开放、共创未来的精神力量……【批注6】举例论证分论点2。“如盐在水”施教,方能“如鱼在水”见效。从历史到现实,从发展到成就,这些“精品”思政课始终以大格局视角回应学生关注,以大情怀担当引领学生方向,真正与时代步伐同向同行,与人民思想同频共振,怎能不让人“叫好”又“叫座”?
信仰是一种精神追求,只有当真正拥有时,才会感受到其中力量所在。【批注7】分论点3:信仰是一种精神追求,只有当真正拥有时,才会感受到其中力量所在。首次太空授课后,有的孩子因为热爱和向往报考了航天专业。也有从华坪女高毕业的学生,毅然放弃编制回母校任教。这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梦想接力,也是“为祖国、为人民”的情怀担当。【批注8】举例论证分论点3。近年来,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思政教育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受“大思政课”鼓舞的青少年,汲取信仰的力量,挺起精神的脊梁,主动从“旁观者”转变成“参与者”,有“说”的念头,更有“做”的行动,自觉以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大胆去经风雨、长才干,努力以新的实践创造新的辉煌。
大道至简,润物无声。把教学“主渠道”和育人“主阵地”紧密结合,把“教室小课堂”与“现实大课堂”融会贯通,思政课将更具“含金量”和“闪光点”,让处在“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更加自信、更具从容、更有底气。【批注9】总结展望。
(文章来源:江海明珠网)
材料小结
1.核心内容:打造思政“金牌课”,汇聚育人“大能量”
2.理论总结: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旨在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体现了办好思政课的理念再更新、视野再开阔、格局再拓展,引导思政课建设整体迈入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的新阶段。
在了解相关国考信息后,考生可积极备考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成功的关键是有效的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