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CFP考试考点解读:资产负债管理由华图金融考试网整理发布,更多CFP考试信息、备考内容请关注官网。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银行业务品种日益多样化,人们认识到,银行各个部门的管理决策是相互关联的。例如,满足客户借款要求与筹措存款和非存款资金以支持这些贷款紧密相关。同样,银行贷款组合中所有承受的风险也与银行资本的充足性紧密相连。为了使各项业务的管理决策相互协调,目前许多银行已将资产和负债组合视为一个整体,考虑这一整体组合如何对银行充分的赢利性和可接受的风险性作出贡献,这种协调和综合性银行决策就称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加以对照及作对应务析,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在某种特征上的差异,达到合理搭配。比如针对解决流动性这个核心问题,既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去预测流动性的需要,同时又从这两方面去寻找满足流动性需要的途径;既重视对流动性资产同易变性负债间缺口的分析以及对贷款增长额同存款增长额间差距的分析,同时,密切监控银行日常流动性头寸状况,保持随时调节头寸、安排头寸的能力
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包括:评估银行各项经营活动的成本、收益和风险;主动改变资产和负债组合;战略性地承担和管理风险,以达到利润*5化的目标。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要取得赢利性和风险性的a1组合,就需要不断地完善其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
资金流动性管理
资金流动性管理方式是指商业银行在资金营运上建立自我清偿机制,以满足流动性要求的管理方式。这种自我清偿机制,主要靠合理的期限匹配而成。
资金流动性管理方式是建立在“梯次CFP理财投资”理论的基础之上,即在任何给定的时间以内,强调按资产和负债到期日的长短和资金数额由少到多,按“梯次”排列,以便对到期需要清偿的负债都能由到期资产满足。比如,西方商业银行进行证券CFP理财投资采取的分散化政策,即是期限分散化的“梯型期限”方式,就是把全部CFP理财投资资金平均地投放在各种期限的证券上,结果使该银行持有的各种期限的证券数量都相等,当期限最短的证券到期、资金收回后,再把资金投放出去购买期限最长的证券,如此循环往复,使银行持有的各种期限的证券总是保持相等的数额。
利率敏感性管理
银行面临的*5挑战是利率风险,因为贷款和证券昀利息净收入是银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在香港至少占银行业经营收入的65%以上。利率变化会引起利息净收入发生变化。同时,利率变化也会使银行资产负债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从而也改变银行的股票价格。因此,利率变化既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也影响银行的收入和支出。
另一方面,利率是由市场资金供求和中央银行政策决定的,任何一家银行都不能决定利率的水平和确定利率的走势,只能对利率走势作出预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银行赢利。因此,银行非常有必要对利率风险进行管理。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防止银行的利润因利率波动而蒙受损失,无论利率走势如何,银行希望其利润能够稳定增长。
利率敏感性分析和缺口管理是目前银行最常用的利率风险分析和管理技术。这种管理要求银行在一定时间内,需要重新调整利率的资产与需重新调整利率负债的差额,如果银行认为这种差额会蒙受较大的利率风险,则尽可能根据利率变化预期,采取措施,适当匹配需重新调整利率的资产和负债。需重新调整利率的资产亦即利率敏感性资产,是指即将到期或展期的贷款、浮动利率贷款;而利率敏感性负债则包括即将到期或要展期的大额定期存单、浮动利率存款,以及每日调整利率的货币市场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