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调动自身储备挖掘相应的素材
相较于写作者而言,大部分都有着高考写作的经历,同时还有大学四年的积累,都可以作为作文写作的素材,写作者应做到时常的应用,温故而知新,才会在书写时主动搜寻到与文章所符合的素材加以应用写作。在公考中的作文类型比较多样,五位一体多样性考察。尤其是一些文化类相关话题,考生直接可以溯源,调取素材:
扫一扫,进入2025年国考咨询
第一:中学阶段所学的文言文、散文、诗词、事件等语文课本知识,调动加以利用。
第二:结合自身大学阶段所学专业,尤其是文科专业,都有相应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发展阶段作为素材。
第三:过去的每一天皆为历史。调取知识点较难的情况下,去思考自身成长阶段中社会的变迁,感同身受,作为文章素材论证。
以此方法去思考、琢磨,文章不会显得空洞。
二、如何将表述更具规范性彰显文章深意
有了素材,就需要组织语言去表达。例如:
第一:最记忆深刻的文言文《出师表》中的“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极具写作价值。文中出现典故“三顾茅庐”,则可以思考到文化类价值观角度——做人当“谦卑、大局意识”。亦可以思考到——“选人用人角度”,要加大力气去引才、用才、留才。选贤举能,为国效力。这些皆符合公考思维,同时论证力度更强。实属为典故论证。古人亦是如此,今人亦当沿用先辈经验,进而去论证。
第二:如果自身专业为文学方向,可以借鉴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话术引用;法学方向的,则可以考虑古之时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以及先秦的商鞅变法等论证;历史学方向自然人物素材很多,根据文章立意而调动。
第三:自身经历,可以思考儿时人们的思想观念、衣食住行,与现今的生活方式等对比,亦可论证。例如:儿时出行多为公共交通工具,如今,互联网打车等,体现互联网+思维,彰显着时代的升级变迁。皆为公考思维。
总之。文章写作除了调动素材外,还需多维度思考,加之勤加练习,将自身思维灵活化,做到融会贯通,文章写作就不会成为“绊脚石”。要敢于“硬骨头”,提升文章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