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过言语理论知识的都知道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找到文段重点句。其实,找重点句的过程也是排除非重点的过程,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那么做言语片段阅读题时就可以通过快速剔除非重点而找到重点句。接下来介绍一种在片段阅读中最常见的非重点:背景铺垫。
背景铺垫常出现在文段首句,引出后文强调的重点。判定背景铺垫的标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随着……”“在……背景下”“在……趋势下”分析大趋势的标识词。另一种是“近年来”“目前”“当下”“……以来”等引导时间的标识词。背景铺垫只是铺垫部分,不是文段重点,一旦在文段出现了,快速浏览即可,它后面引出的观点或对策才是重点。
【例】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当今社会,政府执政的舆论环境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舆论可以借助网络、短信等现代传播工具,跨越时空迅速传递,使意见空间加大,意见力度增强,而决策透明度的增加和公民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又加大了政府的舆论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对“舆情危机”的处理,需要改变以往的被动方式,针对新出现的情况,及时采取新的方式来应对。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说明政府在新舆论环境下有必要转变应对方式
B.对比不同时期政府舆论宣传的客观环境与方式
C.剖析政府执政的舆论压力不断增大的外在原因
D.分析通讯技术发展与舆论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解析】文段开头由“随着”引导背景铺垫,讲政府执政的舆论环境发生变化及带来的影响,然后通过“需要”引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文段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重点是解决问题的对策,即政府需要改变处理网络舆情的方式。A项是文段重点内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B项:“对比不同时期政府舆情处理方式”文中未提及。C项和D项:“剖析……原因”“分析技术和舆情关系”均是背景铺垫部分的内容,非文段重点。
【例】《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真正实现了“有意义”与“有意思”的融合,人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增进了感情。实际上,“诗词综艺热”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正如语文教育专家所说,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强烈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依然有着自己的受众,其关键就在于有没有人去做传播工作,能不能创新传播形式,做到既有趣味又有内涵。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诗词综艺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回归
B.当代国人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C.中国文化自信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D.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需要加大创新力度
【解析】文段先讲了《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节目带给人们的收获,然后讲述了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接着援引语文教育专家的观点继续讲述这一现象出现的相关背景,最后一句话总结出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有受众的关键在于传播和创新。D项是针对重点句的同义替换,符合作者的意图。因此,选择D选项。A项:对于文段现象部分,非重点。B项:“当代中国人的文化需求”属于无中生有。C项:针对于背景部分,非重点。
言语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接下来的备考过程中,需要各位大量刷题,刷题过程中熟练、灵活运用方法,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