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老师为您提供服务

长按识别二维码保存图片

知道了

公务员

华图教育首页 > 行测 > 言语理解

2022国考言语试题预测之主旨概括题

吉林分院 | 2021-06-29 14:05

在国考言语中主旨概括类题目一半题量在8道左右,这类题目核心就是重点句的判断,而在找重点句的过程中,转折这一逻辑关系尤为重要。转折关系,在文段当中以转折复句的形式出现,什么是转折复句呢?一般情况,转折复句前面分句提出某种事实或情况,后面分句转而述说与前面分句相反或相对的意思。即后面分句才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常见的提示我们转折关系的标志词有以下几种:“然”、“而”、“而且”、“顾”、“虽”、“则”、“虽然……但是”、“尽管……但是”“虽说……然而”“固然……但”等。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首先文段重点句应该在转折关系之后,即围绕转折之后的句子概括选项作为答案。

【预测题】古人有言:“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从四世同堂到三口之家,家庭的规模随时代发展而变化,但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性质没有变,家庭的生活依托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更不可替代。邓小平与卓琳相濡以沫、从未红过脸的58年婚姻,令人称道。对于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卓琳同样几十年如一日尊敬和善待,奉养直到老人百岁。夫妻情、婆媳情,在这位“红色大姐”身上得到完美呈现。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在不同时期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会有新的内涵

B.新的时代要充分发挥家庭对于文明建设的作用

C.学习伟人事迹树立文明模范就能形成文明家庭

D.家庭规模的变化促使家庭文明的作用更加凸显

【答案】B。解析: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第一步,本题考查主旨概括。第二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引用古人的话属于援引观点,是辅证部分;第二句是文段重点句,是观点所在,先通过转折关联词“但”引出重点句,进而用递进标志词“更”强调家庭的文明作用不可替代;第三句和第四句提到邓小平和卓琳的家庭事迹,属于举例论证。文段结构为“分-总-分”,重点在于第二句,特别是第二句当中的递进。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表述错误,随时代变化的是家庭规模而不是内涵;C项属于举例论证部分非重点。D项“促使”属于强加因果。因此,选择B选项。

这道题你做对了吗?转折关联词出现在文段中,可以帮助你找到文段的重点,进而明确中心句,更加迅速和准确地对应到选项。相信在今年的国考言语中,转折关系依然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主旨概括类题目。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面授课程】【国考热门系统都考什么内容

国考介绍】【备考指导】【系统详述】【国考报考常见问题答疑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

copyright ©2006-2021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